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一) 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冲突 | 第8页 |
(二) 新手教师职业适应困难的现状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9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9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9-10页 |
(二) 叙事研究法 | 第10页 |
(三) 深度访谈法 | 第10页 |
(四) 实地观察法 | 第10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一) 新手教师 | 第10-11页 |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 | 第11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关于新手教师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第15页 |
六、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 反思实践理论 | 第15-16页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三) 后现代知识观 | 第16-17页 |
(四) 缄默知识理论 | 第17页 |
七、研究过程 | 第17-21页 |
(一) 研究对象的确立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三)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18-19页 |
(四) 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19-21页 |
第一章 W教师成长的教育叙事 | 第21-30页 |
一、教育成长中的故事 | 第21-24页 |
(一) 家庭生活:性格的磨练 | 第21页 |
(二) 中小学学习阶段: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萌芽 | 第21-22页 |
(三) 师范教育:“准语文教师”的诞生 | 第22-24页 |
二、教学工作中的故事 | 第24-30页 |
(一) 首次接触“爱的教育 | 第24-25页 |
(二) “理性”的科学教研员 | 第25-26页 |
(三) 忙碌的教学生活 | 第26页 |
(四) 第一次公开课 | 第26-30页 |
第二章 W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分析 | 第30-56页 |
一、W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具体内容 | 第30-37页 |
(一) 课程知识 | 第30-32页 |
(二) 学科教学知识 | 第32-34页 |
(三) 关于学生的知识 | 第34-35页 |
(四) 关于自我的知识 | 第35-36页 |
(五) 关于班级管理的知识 | 第36-37页 |
二、W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 第37-49页 |
(一) W老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方式之“迭代” | 第38-42页 |
(二) W老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方式之“观摩” | 第42-49页 |
三、W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途径 | 第49-56页 |
(一) 入职前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途径 | 第50-52页 |
(二) 入职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途径 | 第52-56页 |
第三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6-60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二. 对W老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思考 | 第56-57页 |
(一) 反思实践是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媒介 | 第56-57页 |
(二) 关注学生知识是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57页 |
(三) 学校环境是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 第57页 |
三.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策略 | 第57-60页 |
(一) 入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 | 第58页 |
(二) 入职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