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噻吩或吲哚并吩嗪衍生物的合成及超分子组装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5-45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有机一维纳微米材料的分子自组装第16-24页
        1.2.1 构筑有机一维纳微米材料的π-共轭分子体系第16-19页
        1.2.2 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有机一维自组装第19-24页
    1.3 有机一维纳微米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第24-33页
        1.3.1 有机纳微米材料的自组装方法第24-27页
        1.3.2 有机一维纳微米组装结构第27-33页
    1.4 有机一维纳微米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第33-36页
        1.4.1 场效应晶体管第33-34页
        1.4.2 激光第34-35页
        1.4.3 化学传感第35-36页
    1.5 调控有机纳微米结构形貌的策略第36-40页
        1.5.1 通过改变制备条件调控纳微米形貌第37-38页
        1.5.2 通过分子设计调控纳微米形貌第38-40页
    1.6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成果第40-45页
        1.6.1 研究思路第40-41页
        1.6.2 研究方法第41-42页
        1.6.3 主要研究成果第42-45页
第2章 不同卤素取代的二噻吩(α位)并吩嗪衍生物的一维自组装性质研究第45-73页
    2.1 引言第45-46页
    2.2 实验部分第46-51页
        2.2.1 材料与仪器信息第46-47页
        2.2.2 一维纳微米样品的制备方法第47页
        2.2.3 晶体生长与单晶X-射线衍射第47-48页
        2.2.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48-5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1-67页
        2.3.1 化合物设计与合成第51页
        2.3.2 卤素依赖的一维纳微米结构第51-59页
        2.3.3 卤素依赖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及超分子结构第59-64页
        2.3.4 氯、溴和碘取代的二噻吩并吩嗪化合物的多晶相转变研究第64-67页
    2.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附录:晶体学数据表和各晶面表面附着能第68-73页
第3章 不同长度烷基链取代的含卤素二噻吩(α位)并吩嗪衍生物的自组装性质研究第73-105页
    3.1 引言第73-74页
    3.2 材料的合成第74-78页
        3.2.1 试剂与仪器信息第74-75页
        3.2.2 合成与表征第75-78页
    3.3 不同长度烷基链取代化合物的纳微米结构第78-88页
        3.3.1 实验部分第79-80页
        3.3.2 不同烷基链取代的含氟二噻吩(α位)并吩嗪的纳微米结构第80-85页
        3.3.3 不同烷基链取代的含氯二噻吩(α位)并吩嗪的纳微米结构第85-88页
    3.4 单晶结构分析第88-97页
        3.4.1 不同烷基链取代的含氟二噻吩(α位)并吩嗪的超分子结构第88-93页
        3.4.2 不同烷基链取代的含氯二噻吩(α位)并吩嗪的超分子结构第93-96页
        3.4.3 粉末X-射线衍射第96-97页
    3.5 纳微米材料的发光性质第97-99页
    3.6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附录:晶体学数据表和各晶面表面附着能第101-105页
第4章 卤素取代的二噻吩(β位)并吩嗪衍生物的一维螺旋自组装研究第105-127页
    4.1 引言第105-106页
    4.2 材料的合成第106-110页
        4.2.1 试剂与仪器信息第106-107页
        4.2.2 合成与表征第107-110页
    4.3 卤素取代的二噻吩(β位)并吩嗪衍生物的纳微米结构第110-118页
        4.3.1 实验部分第110页
        4.3.2 氟取代的二噻吩(β位)并吩嗪的一维螺旋结构第110-116页
        4.3.3 氯、溴和碘取代的二噻吩(β位)并吩嗪的纳微米结构第116-118页
    4.4 单晶结构分析第118-125页
        4.4.1 氟取代二噻吩(β位)并吩嗪的超分子结构第118-119页
        4.4.2 氯取代二噻吩(β位)并吩嗪的超分子结构第119-120页
        4.4.3 溴取代二噻吩(β位)并吩嗪的超分子结构第120-121页
        4.4.4 碘取代二噻吩(β位)并吩嗪的超分子结构第121-125页
    4.5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第5章 含卤素二吲哚并吩嗪衍生物的发光、自组装及超分子结构第127-147页
    5.1 引言第127-128页
    5.2 材料的合成第128-132页
        5.2.1 试剂与仪器信息第128-129页
        5.2.2 合成与表征第129-132页
    5.3 光物理性质第132-136页
        5.3.1 测试仪器及理论计算方法第132页
        5.3.2 溶液光谱与理论计算第132-134页
        5.3.3 固体发光性质第134-136页
    5.4 单晶结构分析第136-140页
        5.4.1 单晶培养与测试第136-138页
        5.4.2 超分子结构第138-140页
    5.5 自组装纳微米结构第140-144页
        5.5.1 基于溶液挥发法的自组装结构第140-142页
        5.5.2 基于再沉淀方法的自组装结构第142-144页
    5.6 本章小结第144-1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47-151页
    6.1 结论第147-149页
    6.2 展望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3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63-167页
致谢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路易斯酸催化吲哚硅烷化及含硅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纤维素酶系PT-box Linker的功能研究和新型β-糖苷酶的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