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WOX家族成员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WOX家族成员汇总 | 第11页 |
1.1.2 WOX家族成员结构分析 | 第11-12页 |
1.1.3 WOX基因生物学功能 | 第12-15页 |
1.2 WUS及其同源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2.1 拟南芥中WUS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2 其他物种中WUS同源基因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35页 |
3.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2-35页 |
3.2.1 CTAB法提取蒺藜苜蓿基因组DNA | 第22-23页 |
3.2.2 目的片段的扩增,回收以及连接 | 第23-24页 |
3.2.3 Gateway系统载体的构建 | 第24-25页 |
3.2.4 大肠杆菌以及农杆菌介导的载体转化 | 第25页 |
3.2.5 质粒DNA的提取以及酶切鉴定 | 第25-26页 |
3.2.6 Trizol法提取蒺藜苜蓿总RNA | 第26页 |
3.2.7 RNA反转录得到cDNA | 第26页 |
3.2.8 点突变载体的构建 | 第26-27页 |
3.2.9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 第27-28页 |
3.2.10 扫描电镜常规样品制备技术 | 第28页 |
3.2.11 原位杂交实验 | 第28-31页 |
3.2.12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转化 | 第31页 |
3.2.13 PEG介导的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 | 第31-33页 |
3.2.14 农杆菌介导的蒺藜苜蓿的遗传转化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50页 |
4.1 hdl-1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35-39页 |
4.1.1 hdl-1突变体丧失顶端生长优势 | 第35页 |
4.1.2 hdl-1突变体SAM发育异常 | 第35-36页 |
4.1.3 hdl-1突变体侧芽发育异常 | 第36-37页 |
4.1.4 hdl-1突变体叶型发育异常 | 第37-38页 |
4.1.5 hdl-1突变体侧生分生组织和叶原基发育异常 | 第38-39页 |
4.2 HDL基因克隆 | 第39-43页 |
4.2.1 HDL基因结构以及RT-PCR检测 | 第39页 |
4.2.2 等位验证实验 | 第39-40页 |
4.2.3 转基因互补实验 | 第40-41页 |
4.2.4 HDL蛋白系统进化分析 | 第41-42页 |
4.2.5 HDL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42-43页 |
4.2.6 原位杂交实验检测HDL的表达区域 | 第43页 |
4.3 HDL蛋白转录活性分析 | 第43-47页 |
4.3.1 HDL定位在细胞核中 | 第43-44页 |
4.3.2 HDL自身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 | 第44页 |
4.3.3 HDL具有转录抑制活性 | 第44-47页 |
4.4 HDL参与调控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 | 第47-48页 |
4.4.1 蒺藜苜蓿中A型ARRs蛋白进化树分析 | 第47-48页 |
4.4.2 HDL蛋白参与调控ARRs基因的表达 | 第48页 |
4.5 HDL基因在叶型发育中的作用 | 第48-50页 |
4.5.1 hdl-1stf双突变体表型分析 | 第48-49页 |
4.5.2 qPCR检测叶型调控基因AS2的表达量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讨论 | 第50-52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50页 |
5.2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