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6页 |
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一、革命文化概述 | 第18-30页 |
(一) 革命文化界说 | 第18-22页 |
1. 革命的界定 | 第18-19页 |
2. 文化的界定 | 第19页 |
3. 革命文化的界定 | 第19-20页 |
4. 革命文化相近概念辨析 | 第20-22页 |
(二) 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 | 第22-24页 |
1.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 第22-23页 |
2.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第23页 |
3.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第23-24页 |
4. 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 | 第24页 |
5. 忠诚奉献的人民情怀 | 第24页 |
(三)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24-26页 |
1.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第25页 |
2.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 第25-26页 |
3. 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 | 第26页 |
(四) 革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26-30页 |
1. 政治认同功能 | 第26-27页 |
2. 思想引领功能 | 第27-28页 |
3. 道德规范功能 | 第28页 |
4. 法纪教育功能 | 第28-30页 |
二、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30-36页 |
(一)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1. 革命文化教育内容缺乏支撑力 | 第30-31页 |
2. 革命文化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 | 第31页 |
3. 革命文化教育校园环境缺乏浸润力 | 第31-32页 |
4. 革命文化教育实施者缺乏说服力 | 第32页 |
5. 大学生缺乏内化力 | 第32-33页 |
(二)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33-36页 |
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 | 第33-34页 |
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 | 第34-36页 |
三、推进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 第36-50页 |
(一) 丰富革命文化教育课程 | 第36-38页 |
1.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革命文化教育 | 第36-38页 |
2. 拓展其他课程的隐性革命文化教育 | 第38页 |
(二) 改进革命文化教育方法 | 第38-41页 |
1. 提高理论育人的针对性 | 第38-39页 |
2. 提升实践育人的获得感 | 第39-40页 |
3. 增强故事育人的感染力 | 第40-41页 |
(三) 优化革命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41-44页 |
1. 强化校园物质环境的革命文化内涵 | 第42页 |
2. 丰富校园精神环境的革命文化校园活动 | 第42-44页 |
(四) 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网络影响 | 第44-45页 |
1.“议题设置”引领革命文化教育主题 | 第44-45页 |
2. 分众精准推送革命文化教育内容 | 第45页 |
3. 多种革命文化教育传媒载体融合发力 | 第45页 |
(五) 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实施者的培养 | 第45-47页 |
1. 塑造学高身正的个人素质 | 第46-47页 |
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第47页 |
(六) 引导大学生的革命文化自我教育 | 第47-50页 |
1. 唤醒大学生革命文化自我教育意识 | 第48页 |
2. 确立大学生革命文化自我教育发展方向 | 第48-49页 |
3. 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自我教育实践能力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