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范希尔理论高一学生思维水平调查研究--以三角函数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6-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7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8-15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第10-11页 |
2.2.2 经验之塔理论 | 第11页 |
2.2.3 范希尔思维水平理论 | 第11-13页 |
2.2.4 范希尔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研究 | 第13页 |
2.2.5 范希尔理论与经验之塔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15-20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15-17页 |
3.4 测试卷的实施情况 | 第17-18页 |
3.5 测试卷的信度分析 | 第18-20页 |
4 关于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调查分析 | 第20-32页 |
4.1 高一学生思维水平的总体情况 | 第20页 |
4.2 高一两个班级的测试情况 | 第20-25页 |
4.2.1 高一(10)班思维水平分布情况 | 第20-22页 |
4.2.2 高一(11)班思维水平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4.2.3 两个班级之间思维水平成绩的比较 | 第23-24页 |
4.2.4 性别与思维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4.3 访谈情况 | 第25-26页 |
4.4 学生解题情况展示及分析 | 第26-30页 |
4.5 访谈记录 | 第30-3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2-4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2-33页 |
5.2 建议 | 第33-39页 |
5.2.1 学生方面 | 第33-34页 |
5.2.2 教师方面 | 第34-38页 |
5.2.3 教材编写方面 | 第38-39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1 | 第42-43页 |
附录2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