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式与相位式相结合的激光测距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激光测距方法概述 | 第17-20页 |
1.3.1 激光干涉测量法 | 第17-18页 |
1.3.2 调频连续波测量法 | 第18页 |
1.3.3 脉冲式激光测量法 | 第18-19页 |
1.3.4 相位式激光测量法 | 第19-20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激光测距系统方案设计 | 第22-32页 |
2.1 激光测距系统总体方案 | 第22-24页 |
2.1.1 系统测距方法分析 | 第22-23页 |
2.1.2 测距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2.2 信号发生模块 | 第24-26页 |
2.2.1 频率合成方法分析 | 第24-26页 |
2.2.2 信号发生模块方案设计 | 第26页 |
2.3 信号接收模块 | 第26-28页 |
2.3.1 光电检测器件选择 | 第27页 |
2.3.2 信号接收模块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2.4 混频模块 | 第28-30页 |
2.4.1 混频方法分析 | 第28-29页 |
2.4.2 混频模块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2.5 鉴相模块 | 第30-31页 |
2.5.1 相位测量方法分析 | 第30-31页 |
2.5.2 鉴相模块方案设计 | 第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激光测距系统各模块电路分析设计与软件实现 | 第32-66页 |
3.1 信号发生模块电路分析设计及其软件实现 | 第32-44页 |
3.1.1 主控单片机选型及其周边电路设计 | 第32-35页 |
3.1.2 DDS芯片选型及其周边电路设计 | 第35-40页 |
3.1.3 激光器的选型及其驱动电路设计 | 第40-42页 |
3.1.4 信号发生模块整体电路设计与软件实现 | 第42-44页 |
3.2 信号接收模块电路分析设计 | 第44-51页 |
3.2.1 激光接收器原理及其选型 | 第44-46页 |
3.2.2 高压发生电路设计 | 第46-48页 |
3.2.3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3.2.4 主放大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3.2.5 电压比较滤波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3.3 混频模块电路分析设计 | 第51-54页 |
3.3.1 混频器选型 | 第51页 |
3.3.2 混频器外围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3.3.3 混频模块滤波电路设计 | 第52-54页 |
3.4 鉴相模块电路分析设计及其软件实现 | 第54-64页 |
3.4.1 模数转换电路分析设计 | 第54-55页 |
3.4.2 数字鉴相电路分析设计 | 第55-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电路模拟仿真 | 第66-76页 |
4.1 考尔滤波电路仿真分析 | 第66-68页 |
4.2 高压发生电路仿真分析 | 第68-70页 |
4.3 电压比较滤波电路仿真分析 | 第70-71页 |
4.4 混频模块低通滤波电路仿真分析 | 第71-74页 |
4.5 鉴相模块CIC滤波电路仿真分析 | 第74-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实验与误差分析 | 第76-80页 |
5.1 实验 | 第76-78页 |
5.2 误差分析 | 第78-79页 |
5.2.1 信号发生模块与鉴相模块误差分析 | 第78-79页 |
5.2.2 信号接收模块与混频模块误差分析 | 第79页 |
5.2.3 光波传输过程误差分析 | 第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Ⅰ | 第86-92页 |
附录Ⅱ | 第92-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6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06-107页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