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9-12页 |
1.1.1 HPM的产生和日益发展 | 第9-11页 |
1.1.2 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团队研发的HPM教学案例 | 第11页 |
1.1.3 台湾师范大学洪万生团队研发的HPM教学案例 | 第11页 |
1.1.4 美国数学协会(MAA)研发的《中学数学教与学的历史模块》 | 第11-12页 |
1.2 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分析 | 第12-15页 |
1.3 研究问题的新颖之处 | 第15-16页 |
1.4 研究问题的方法 | 第16-17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1.4.2 教学案例研究法 | 第16页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问题的思路 | 第17-19页 |
第2章 使用HPM教学案例的优势 | 第19-25页 |
2.1 对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意义 | 第19-20页 |
2.1.1 有利于改善数学学科的教学现状 | 第19-20页 |
2.1.2 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 第20页 |
2.2 对于数学学习者的意义 | 第20-22页 |
2.2.1 改变学生的数学观 | 第20-21页 |
2.2.2 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 | 第21页 |
2.2.3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 第21-22页 |
2.3 对于数学教师的意义 | 第22-25页 |
2.3.1 提升数学教师数学史素养 | 第22页 |
2.3.2 教学研究能力提升 | 第22-23页 |
2.3.3 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 第23-25页 |
第3章 传统数学教学案例与HPM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 | 第25-35页 |
3.1 无理数的概念 | 第25-28页 |
3.1.1 案例的选择说明 | 第25-26页 |
3.1.2 案例的来源说明 | 第26页 |
3.1.3 案例的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3.2 球体体积公式 | 第28-30页 |
3.2.1 案例的选择说明 | 第28-29页 |
3.2.2 案例的来源说明 | 第29页 |
3.2.3 案例的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3.3 对数及其运算 | 第30-35页 |
3.3.1 案例的选择说明 | 第30-31页 |
3.3.2 案例的来源说明 | 第31页 |
3.3.3 案例的比较分析 | 第31-35页 |
第4章 HPM教学案例的特征 | 第35-41页 |
4.1 数学史内容的真实性 | 第35-36页 |
4.2 案例选材的适度性 | 第36-37页 |
4.3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 第37-38页 |
4.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第38-39页 |
4.5 数学史与数学知识完全融合 | 第39-41页 |
第5章 关于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建议 | 第41-47页 |
5.1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史课外活动 | 第41-42页 |
5.1.1 数学史知识竞赛 | 第41页 |
5.1.2 数学史专题讲座 | 第41-42页 |
5.1.3 数学史读书交流会 | 第42页 |
5.2 高考出题应纳入数学史知识 | 第42-44页 |
5.3 加强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数学史素养 | 第44-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