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启示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审计报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审计报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1 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2.1.2 博弈理论 | 第16页 |
2.1.3 信号理论 | 第16-17页 |
2.2 审计报告相关概念及规定 | 第17-19页 |
第3章 超日太阳非标准审计报告案例介绍 | 第19-24页 |
3.1 超日太阳的案例背景 | 第19-21页 |
3.1.1 公司基本概况 | 第19页 |
3.1.2 所处行业概况 | 第19-20页 |
3.1.3 公司经营概况 | 第20-21页 |
3.2 连续三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 第21-22页 |
3.2.1 2011年度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第21页 |
3.2.2 2012年度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 第21-22页 |
3.2.3 2013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 第22页 |
3.3 2012年更换审计机构 | 第22-24页 |
第4章 超日太阳非标准审计报告相关分析 | 第24-42页 |
4.1 超日太阳公司相关因素与非标准审计报告相关分析 | 第24-35页 |
4.1.1 超日太阳财务报表分析 | 第24-28页 |
4.1.2 超日太阳内部控制分析 | 第28-29页 |
4.1.3 超日太阳公司治理分析 | 第29-35页 |
4.2 超日太阳审计相关因素与非标准审计报告相关分析 | 第35-37页 |
4.2.1 前任审计机构及审计费用分析 | 第35-36页 |
4.2.2 后任审计机构及审计费用分析 | 第36-37页 |
4.3 超日太阳非标准审计报告横向分析 | 第37-41页 |
4.3.1 证券市场非标准审计报告变化趋势分析 | 第37-38页 |
4.3.2 证券市场非标准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分布分析 | 第38-40页 |
4.3.3 证券市场非标准审计报告所属板块分析 | 第40-41页 |
4.4 分析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超日太阳案例启示 | 第42-45页 |
5.1 注册会计师可获得的启示 | 第42-43页 |
5.2 上市公司可获得的启示 | 第43-44页 |
5.3 上市公司投资者可获得的启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