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1.1 番木瓜植物学特性 | 第9页 |
1.2 番木瓜主要品种 | 第9-10页 |
1.3 番木瓜主要营养价值及市场的开发应用 | 第10-11页 |
1.3.1 番木瓜主要营养价值 | 第10-11页 |
1.3.2 番木瓜相关的开发应用 | 第11页 |
1.4 番木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1.4.1 番木瓜病毒的危害 | 第11-12页 |
1.4.2 番木瓜实生苗育苗 | 第12页 |
1.4.3 番木瓜贮运与品质 | 第12-13页 |
1.5 番木瓜组织培养概况 | 第13-19页 |
1.5.1 番木瓜组织培养的发展情况 | 第13页 |
1.5.2 番木瓜组织培养技术最重要的因素 | 第13-14页 |
1.5.3 番木瓜组织培养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1.5.4 番木瓜种子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 第18-19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2.1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 | 第22-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1 成龄侧芽的外植体采集 | 第25页 |
2.2.2 外植体侧芽的消毒 | 第25页 |
2.2.3 继代增殖培养 | 第25页 |
2.2.4 继代苗生根诱导 | 第25-27页 |
2.3 种子实生苗两性株组培苗生根诱导和移栽 | 第27-32页 |
2.3.1 果实表面消毒及无菌种子获得 | 第27-28页 |
2.3.2 种子实生苗性别鉴定 | 第28-30页 |
2.3.3 种子实生苗两性株生根诱导 | 第30页 |
2.3.4 种子两性株继代苗移栽成活率试验 | 第30页 |
2.3.5 不同品种催根率和移栽成活率比对验证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3.1 最适诱根生长调节剂组合及浓度筛选 | 第32-34页 |
3.2 最适生根水浓度和浸泡时间筛选 | 第34-37页 |
3.3 不同番木瓜品种的成龄侧芽组培苗的催根率和成活率比较 | 第37-38页 |
3.4 种子实生两性苗的生根诱导和移栽 | 第38-44页 |
3.4.1 种子实生苗性别鉴定结果 | 第38-39页 |
3.4.2 实生两性组培苗生根诱导和移栽 | 第39-4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4-47页 |
4.1 番木瓜外植体的消毒 | 第44页 |
4.2 实生苗两性株性别鉴定假阳性问题 | 第44页 |
4.3 成龄侧芽、实生苗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劣及应用前景 | 第44-47页 |
4.3.1 不同外植体优劣 | 第44-45页 |
4.3.2 成龄侧芽、实生苗组织培养体系应用前景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