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校园紧凑集约化发展 | 第10页 |
1.1.2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使校园紧凑集约化发展 | 第10页 |
1.1.3 高校土地利用问题凸显迫使校园必须走紧凑集约化发展道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我国大学校园紧凑化规划发展历程与校园存在问题 | 第20-36页 |
2.1 我国大学校园紧凑化规划发展历程 | 第20-29页 |
2.1.1 书院时期 | 第20-22页 |
2.1.2 官办及教会大学时期 | 第22-24页 |
2.1.3 50 年代院系调整时期 | 第24-27页 |
2.1.4 文革及恢复时期 | 第27页 |
2.1.5 院校合并时期 | 第27-29页 |
2.2 西南大学的现状问题 | 第29-30页 |
2.3 高校传统校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2.3.1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 第30-31页 |
2.3.2 校园功能组织模式单一 | 第31页 |
2.3.3 交往空间不足 | 第31页 |
2.3.4 交通拥挤 | 第31页 |
2.4 影响传统校园更新的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2.4.1 高等教育体制的变化 | 第31-32页 |
2.4.2 教育发展战略的变更 | 第32页 |
2.4.3 师生需求的变化 | 第32-33页 |
2.4.4 校园规划设计思想的演变 | 第33页 |
2.5 新时期下的传统校园更新发展方向 | 第33-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高校传统校园紧凑化规划概述 | 第36-52页 |
3.1 传统校园紧凑化概念界定 | 第36-37页 |
3.1.1 紧凑 | 第36页 |
3.1.2 传统校园 | 第36-37页 |
3.1.3 传统校园紧凑化 | 第37页 |
3.2 校园紧凑化规划的相关理论 | 第37-40页 |
3.2.1 校园规划理论 | 第37-38页 |
3.2.2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第38-40页 |
3.3 紧凑城市理论的引入 | 第40-43页 |
3.3.1 紧凑城市的概念释义 | 第40-42页 |
3.3.2 紧凑城市的特征: | 第42-43页 |
3.3.3 可供借鉴之处 | 第43页 |
3.4 紧凑化规划的特征 | 第43-49页 |
3.4.1 布局和形态的集中性 | 第43-45页 |
3.4.2 内容和功能的复合性 | 第45-47页 |
3.4.3 建造和维护的效率性 | 第47-49页 |
3.5 校园紧凑化规划的优势与局限 | 第49-50页 |
3.5.1 优势 | 第49-50页 |
3.5.2 局限 | 第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传统校园紧凑化规划方法研究 | 第52-65页 |
4.1 紧凑化的空间组织方法 | 第52-60页 |
4.1.1 紧凑化校园的空间结构 | 第52-60页 |
4.1.2 紧凑凑化校园的外部空间 | 第60页 |
4.2 紧凑化的交通体系构建 | 第60-63页 |
4.2.1 紧凑化校园的交通管理方法 | 第60-61页 |
4.2.2 紧凑化校园的交通组织方法 | 第61-63页 |
4.3 紧凑化的功能复合方法 | 第63-64页 |
4.3.1 同质功能的共享 | 第63页 |
4.3.2 交往行为的延续 | 第63-64页 |
4.3.3 灵活空间的设置 | 第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西南大学(校本部)紧凑化规划研究 | 第65-80页 |
5.1 西南大学概况 | 第65-67页 |
5.1.1 背景 | 第65页 |
5.1.2 区位 | 第65页 |
5.1.3 基地概况 | 第65-66页 |
5.1.4 建设目标 | 第66-67页 |
5.2 校园修编规划 | 第67-76页 |
5.2.1 功能分区规划 | 第67-70页 |
5.2.2 道路交通系统组织 | 第70-73页 |
5.2.3 景观系统规划 | 第73-74页 |
5.2.4 校园风貌特色规划 | 第74-76页 |
5.3 紧凑化规划方法对修编规划的拓展 | 第76-79页 |
5.3.1 紧凑化的空间组织 | 第76-77页 |
5.3.2 紧凑化的交通体系 | 第77-78页 |
5.3.3 紧凑化的功能复合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总结 | 第80-8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A. 工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
B. 西南大学修编规划部分图纸 | 第86-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