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主体性教育视角下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1.1 研究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缘由第8-9页
        1.1.2 研究主体性教育视角下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缘由第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10页
    1.3 概念界定第10-11页
        1.3.1 主体性教育第10页
        1.3.2 中职生第10页
        1.3.3 课堂问题行为第10-11页
    1.4 研究综述第11-18页
        1.4.1 国内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1-13页
        1.4.2 国外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1.4.3 关于中职特点的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第15-17页
        1.4.4 研究述评第17-18页
    1.5 主体性教育思想第18-20页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0-23页
        1.6.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6.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2章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第23-32页
    2.1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第23-28页
        2.1.1 显性有意课堂问题行为第23-25页
        2.1.2 显性无意课堂问题行为第25-26页
        2.1.3 隐性有意课堂问题行为第26-27页
        2.1.4 隐性无意课堂问题行为第27-28页
    2.2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征第28-32页
        2.2.1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第28-29页
        2.2.2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内隐性第29页
        2.2.3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差异性第29-32页
第3章 中职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原因分析第32-39页
    3.1 中职生自身因素第32-34页
        3.1.1 中职生缺乏学习的主体意识第32页
        3.1.2 中职生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第32-33页
        3.1.3 中职生缺少班级管理的主体意识第33-34页
    3.2 中职学校课程因素第34-35页
        3.2.1 课程设置忽视学生需求第34页
        3.2.2 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第34-35页
    3.3 中职学校教学因素第35-37页
        3.3.1 教学单边灌输,缺少师生互动第35-36页
        3.3.2 学生学的方法被忽视第36页
        3.3.3 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第36-37页
    3.4 学生评价因素第37-39页
        3.4.1 评价机制不完善,学生不重视第37-38页
        3.4.2 考核评价片面化,学生没兴趣第38-39页
第4章 主体性教育视角下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改善策略探讨第39-44页
    4.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有爱班集体第39页
    4.2 实行民主化管理,加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第39-40页
    4.3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第40页
    4.4 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课程兴趣第40-41页
    4.5 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41-42页
    4.6 扭转考试风气,创新考核评价方式第42-44页
        4.6.1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学生重视程度第42-43页
        4.6.2 创新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考核兴趣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9-50页
附录Ⅰ:学生问卷第50-53页
附录Ⅱ:访谈提纲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o Exchange Rate Changes Driv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x OECD Countries
下一篇:美国出口管制对中国高新产业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