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艺人在山东古筝乐传承活动中的作用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1章 民间艺人及其传承活动的相关概念阐述 | 第15-23页 |
1.1 民间艺人 | 第15-19页 |
1.1.1 民间艺人的概念 | 第15-18页 |
1.1.2 民间艺人的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1.2 民间艺人的传承活动 | 第19-23页 |
1.2.1 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 | 第20页 |
1.2.2 通过培训的方式进行传承 | 第20-21页 |
1.2.3 通过媒介的方式进行传承 | 第21-23页 |
第2章 山东古筝乐概述 | 第23-37页 |
2.1 山东古筝乐的形成与衍变 | 第23-24页 |
2.2 山东古筝乐的艺术特征 | 第24-30页 |
2.2.1 山东古筝乐的代表作品 | 第24-28页 |
2.2.2 山东古筝乐的演奏技法 | 第28-29页 |
2.2.3 山东古筝乐的作品风格 | 第29-30页 |
2.3 山东古筝乐的传承脉络 | 第30-33页 |
2.3.1 山东古筝乐的传承谱系 | 第31-32页 |
2.3.2 山东古筝乐的主要传承人及地位 | 第32-33页 |
2.4 山东古筝乐的社会地位及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第3章 山东古筝乐民间艺人的传承活动 | 第37-55页 |
3.1 民间艺人对山东古筝乐形式的传承 | 第38-41页 |
3.1.1 培训传承 | 第38-39页 |
3.1.2 表演传承 | 第39-41页 |
3.1.3 媒体传承 | 第41页 |
3.2 民间艺人对山东古筝乐内容的传承 | 第41-50页 |
3.2.1 德育的传承 | 第42页 |
3.2.2 曲谱的传承 | 第42-47页 |
3.2.3 技法的传承 | 第47-48页 |
3.2.4 韵味儿的传承 | 第48-50页 |
3.3 民间艺人对山东古筝乐方法的传承 | 第50-55页 |
3.3.1 自我“乐境”的感悟 | 第50-52页 |
3.3.2 引导式与启发性教学 | 第52-53页 |
3.3.3 讲解与示范融合式传承 | 第53-55页 |
第4章 民间艺人对山东古筝乐传承的意义与成就 | 第55-59页 |
4.1 民间艺人在山东古筝乐传承活动中的意义 | 第55-56页 |
4.1.1 完善人格的意义 | 第55页 |
4.1.2 和谐心境的意义 | 第55-56页 |
4.1.3 延续优秀传统的意义 | 第56页 |
4.2 民间艺人在山东古筝乐传承活动中的成就 | 第56-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