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1-14页 |
1.1.1 幼儿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第11-12页 |
1.1.2 幼儿园开展性教育具有的独特优势 | 第12-13页 |
1.1.3 绘本在幼儿性教育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3.1 性教育与幼儿园性教育 | 第14-15页 |
1.3.2 绘本 | 第15-16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1.4.1 性教育内涵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4.2 性教育目的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1.4.3 幼儿期的性行为与性好奇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4.4 幼儿性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1.4.5 幼儿性教育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1.4.6 幼儿性教育实施现状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1.4.7 文献述评 | 第24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1.5.1 泰勒原理 | 第24-26页 |
1.5.2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 第26-29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29-31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2.3 研究思路 | 第29-31页 |
第3章 幼儿家庭性教育现状与需求研究 | 第31-3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3.1.1 问卷法 | 第31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32-38页 |
3.2.1 家长性知识的主要来源 | 第32页 |
3.2.2 家长对幼儿性教育的态度 | 第32-34页 |
3.2.3 家长对待幼儿性好奇的态度 | 第34-35页 |
3.2.4 家长对幼儿性教育内容的选择 | 第35-36页 |
3.2.5 家长对幼儿性教育方式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6 家庭性教育存在的困难 | 第37页 |
3.2.7 家长期望得到的帮助 | 第37-38页 |
3.2.8 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性教育的支持度 | 第38页 |
3.3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绘本的大班幼儿性教育活动设计 | 第39-51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4.1.1 文献法 | 第39页 |
4.1.2 内容分析法 | 第39页 |
4.1.3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39-51页 |
4.2.1 大班幼儿性教育的目标 | 第39-44页 |
4.2.2 大班幼儿性教育活动的内容 | 第44页 |
4.2.3 大班幼儿性教育活动中绘本的选择 | 第44-46页 |
4.2.4 以绘本为载体的大班幼儿性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 第46-51页 |
第5章 基于绘本的大班幼儿性教育实验研究 | 第51-71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51-53页 |
5.1.1 教育实验法 | 第51页 |
5.1.2 访谈法 | 第51-52页 |
5.1.3 作品分析法 | 第52-53页 |
5.2 研究假设 | 第53页 |
5.3 实验情境与活动实施过程 | 第53-58页 |
5.3.1 实验情境 | 第53-54页 |
5.3.2 活动实施过程 | 第54-58页 |
5.4 研究结果 | 第58-68页 |
5.4.1 幼儿访谈结果 | 第58-61页 |
5.4.2 实验班幼儿作品分析 | 第61-63页 |
5.4.3 实验班幼儿家长对性教育活动的评价 | 第63-66页 |
5.4.4 合作教师对性教育活动的评价 | 第66-68页 |
5.5 分析与讨论 | 第68-70页 |
5.5.1 对照班幼儿性知识水平前后测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68-69页 |
5.5.2 实验班幼儿性知识水平前后测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69-70页 |
5.6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71-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1页 |
6.2 教育建议 | 第71-75页 |
6.2.1 对家庭开展幼儿性教育的建议 | 第71-72页 |
6.2.2 对幼儿园开展幼儿性教育的建议 | 第72-75页 |
第7章 研究反思与未来展望 | 第75-79页 |
7.1 研究反思 | 第75-76页 |
7.1.1 对性教育活动设计的反思 | 第75-76页 |
7.1.2 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反思 | 第76页 |
7.1.3 对家园沟通方式的反思 | 第76页 |
7.2 研究创新 | 第76-77页 |
7.3 研究不足 | 第77页 |
7.4 未来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