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内涵 | 第17-19页 |
·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 第17页 |
·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 | 第17-19页 |
·经济手段的界定 | 第19-20页 |
·经济手段的内涵 | 第19页 |
·经济手段的特点 | 第19页 |
·经济手段的作用 | 第19-20页 |
·经济手段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经济手段的约束理论 | 第20-22页 |
·激励理论-科斯定理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3页 |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功效 | 第23-24页 |
·排污收费和环境税的治污功效 | 第23页 |
·排污权交易的治污功效 | 第23-24页 |
·押金-退款制度的治污功效 | 第24页 |
·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4-29页 |
·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4-27页 |
·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7-28页 |
·环境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29页 |
·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的影响因素 | 第29-33页 |
·价格机制 | 第30页 |
·政府环境管制 | 第30-31页 |
·环境资产有偿使用和产权关系 | 第31页 |
·市场信息 | 第31-32页 |
·环保意识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影响经济手段实施效果的主体间博弈分析 | 第33-42页 |
·经济手段的政府和企业主体之间委托-代理关系 | 第33-3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3页 |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33-34页 |
·经济手段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34-38页 |
·政府监督机制欠缺下和企业之间博弈分析 | 第34-35页 |
·信息不对称下政府和企业之间博弈分析 | 第35-38页 |
·经济手段的政府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38-42页 |
·经济手段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39页 |
·经济手段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 | 第39-40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的合理界定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完善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经济手段的对策 | 第42-47页 |
·完善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手段的机制 | 第42-45页 |
·健全排污收费管理机制 | 第42页 |
·排污权交易制度化 | 第42-43页 |
·建立税收调控机制 | 第43-45页 |
·建立健全的政府监督机制 | 第45页 |
·加大排污收费稽查力度 | 第45页 |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交易信息的透明度 | 第45页 |
·减少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预,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 | 第45页 |
·建立排污权交易的信息平台 | 第45-46页 |
·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