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的发展现状 | 第10-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废润滑油的危害及西安市废润滑油市场回收分析 | 第15-21页 |
·废润滑油的组成与性质 | 第15-16页 |
·废油定义 | 第15-16页 |
·废油的组成与性质 | 第16页 |
·当前废润滑油处理方式及其危害 | 第16-18页 |
·西安市废润滑油回收调查及处理现状 | 第18-21页 |
·西安市废润滑油回收调查 | 第18-19页 |
·西安市废润滑油的处理现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和评定方法 | 第21-29页 |
·黏度 | 第21页 |
·黏温性和黏度指数 | 第21-22页 |
·闪点 | 第22页 |
·倾点 | 第22-23页 |
·抗氧化性及防腐性 | 第23-24页 |
·抗氧化性 | 第23页 |
·防腐性 | 第23-24页 |
·清净分散性 | 第24-25页 |
·润滑性能 | 第25-26页 |
·抗泡沫性 | 第26页 |
·灰分 | 第26页 |
·机械杂质 | 第26-27页 |
·残炭 | 第27页 |
·色度 | 第27页 |
·中和值 | 第27-28页 |
·水分 | 第28页 |
·元素含量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实验原理 | 第29-38页 |
·沉降原理 | 第29页 |
·絮凝原理及絮凝剂 | 第29-33页 |
·絮凝原理 | 第30页 |
·无机絮凝剂 | 第30-33页 |
·有机絮凝剂 | 第33页 |
·吸附脱色原理 | 第33-38页 |
·过氧化氢漂白原理 | 第34页 |
·吸附精制原理与吸附剂 | 第34-38页 |
第五章 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38-63页 |
·试验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38-42页 |
·试验的原材料及主要试验设备 | 第38-39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2页 |
·废油的预处理 | 第42页 |
·温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 | 第42页 |
·沉降时间的影响 | 第42页 |
·絮凝试验 | 第42-56页 |
·一次絮凝试验 | 第43-48页 |
·二次絮凝试验 | 第48-53页 |
·絮凝工艺对再生油质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吸附脱色试验 | 第56-62页 |
·过氧化氢氧化脱色 | 第56-58页 |
·活性白土吸附脱色 | 第58-62页 |
·再生油质量验证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