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概述 | 第15-22页 |
2.1 我国保障性住房概述 | 第15-18页 |
2.1.1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体系 | 第15页 |
2.1.2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困难 | 第15-18页 |
2.2 住宅产业化概述 | 第18-21页 |
2.2.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住宅产业化的标准 | 第18-20页 |
2.2.3 传统建设方式与产业化建设方式的比较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结合的思辨过程 | 第22-29页 |
3.1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的关联性分析 | 第22-25页 |
3.1.1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都具有正外部性 | 第22-23页 |
3.1.2 住宅产业化有效化解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困难 | 第23-24页 |
3.1.3 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 | 第24-25页 |
3.2 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3.2.1 支持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 第25-26页 |
3.2.2 应对人口红利淡出、建筑工人短缺的需要 | 第26页 |
3.2.3 克服资源、能源约束的需要 | 第26页 |
3.2.4 加快转变住宅产业发展方式的需要 | 第26-27页 |
3.3 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可行性 | 第27-28页 |
3.3.1 政策支持 | 第27页 |
3.3.2 技术支撑 | 第27页 |
3.3.3 示范引路 | 第27-28页 |
3.4 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建设的困扰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 | 第29-44页 |
4.1 建设原则 | 第29页 |
4.2 构建经营主体 | 第29-33页 |
4.2.1 虚拟住宅企业 | 第30-31页 |
4.2.2 住宅产业集团 | 第31-33页 |
4.3 实现标准化设计 | 第33-36页 |
4.3.1 标准化设计的优点 | 第34页 |
4.3.2 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 第34-35页 |
4.3.3 公租房标准样图为标准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 第35页 |
4.3.4 保障性住房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 第35-36页 |
4.4 部品部件大规模定制生产 | 第36-38页 |
4.4.1 大规模定制的优势 | 第36页 |
4.4.2 规模经济原理 | 第36-37页 |
4.4.3 部品部件大规模定制生产流程 | 第37-38页 |
4.5 装配化施工 | 第38-40页 |
4.5.1 装配化施工的特点 | 第38-39页 |
4.5.2 装配化施工的重点 | 第39-40页 |
4.5.3 应用产业化成套技术 | 第40页 |
4.6 实现全装修开发 | 第40-42页 |
4.6.1 保障性住房全装修应注意的问题 | 第40-41页 |
4.6.2 保障性住房全装修流程 | 第41页 |
4.6.3 保障性住房装修施工流程的优化 | 第41-4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案例分析 | 第44-47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44页 |
5.2 标准化设计 | 第44-45页 |
5.3 工厂化生产 | 第45页 |
5.4 主体预制装配式施工 | 第45-46页 |
5.5 全装修开发 | 第46页 |
5.6 问题与建议 | 第46-47页 |
6 结论 | 第47-4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6.2 展望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