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粳稻杂种后代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转录表达和序列分析

CONTENTS第5-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4-25页
    1.1 水稻蛋白质研究动态和趋势第14-15页
        1.1.1 水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研究第14-15页
        1.1.2 水稻蛋白质形成积累动态的研究第15页
    1.2 水稻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概况第15-18页
        1.2.1 谷氨酰胺合成酶概况第15-16页
        1.2.2 谷氨酰胺合成酶作用机制第16-17页
        1.2.3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概况第17-18页
        1.2.4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第18页
    1.3 水稻铵转运蛋白酶及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概况第18-22页
        1.3.1 铵转运蛋白酶及基因研究概况第18-20页
        1.3.2 铵吸收和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第20-22页
    1.4 水稻蛋白水解酶及基因研究概况第22-23页
    1.5 氮肥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第23-24页
    1.6 本试验研究内容第24页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2.1 供试材料第25页
    2.2 试验方法第25页
    2.3 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第25页
    2.4 水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5页
    2.5 水稻蛋白水解酶活性测定第25页
    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25-26页
    2.7 谷氨酰胺合成酶、铵转运蛋白酶、蛋白水解酶基因mRNA表达分析第26-27页
        2.7.1 功能叶片和籽粒胚乳基因组RNA提取第26页
        2.7.2 RT-PCR实验程序第26-27页
    2.8 谷氨酰胺合成酶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第27-29页
        2.8.1 总RNA提取第27页
        2.8.2 质粒与细菌菌株第27页
        2.8.3 PCR扩增水稻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全长cDNA第27-28页
        2.8.4 PCR产物的克隆鉴定第28页
        2.8.5 cDNA序列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9页
    3.1 亲本及杂种后代蒸煮食味品质特性比较第29-30页
    3.2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积累特性比较第30-31页
    3.3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功能叶片和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比较第31-34页
        3.3.1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功能叶片蛋白水解酶活性比较第31-32页
        3.3.2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比较第32-33页
        3.3.3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比较第33-34页
    3.4 灌浆不同时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第34页
    3.5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转录表达比较第34-37页
        3.5.1 RNA完整性、定量检测及纯化第34-35页
        3.5.2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叶片和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动态第35-37页
    3.6 氮肥对叶片和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第37-38页
    3.7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叶片和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基因相对转录表达量比较第38-45页
        3.7.1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叶片氮代谢关键酶基因相对转录表达量比较第38-42页
        3.7.2 灌浆不同时期亲本及杂种后代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基因相对转录表达量比较第42-45页
    3.8 胚乳GS cDNA的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第45-59页
        3.8.1 胚乳cDNA库的合成第45-46页
        3.8.2 胚乳GS1.3和GS2基因全长cDNA序列获得第46-48页
        3.8.3 胚乳GS1.3和GS2基因全长cDNA序列分析第48-53页
        3.8.4 胚乳谷氨酰胺合成酶功能域比较分析第53-54页
        3.8.5 胚乳GS1.3和GS2基因编码蛋白质性质比较分析第54-59页
4 讨论第59-63页
    4.1 关于蛋白质含量选择和食味品质关系第59页
    4.2 关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关系第59-60页
    4.3 关于氮代谢关键酶基因mRNA表达与蛋白质含量关系第60-61页
    4.4 关于杂种后代GS基因结构变异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第61-63页
5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GhWRKY40基因的分离及其功能研究
下一篇:园艺植物几种病毒病的分子检测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