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农村社会组织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导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3 研究现状简要评述第12页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2-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页
        1.3.2 主要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页
        1.4.2 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农村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解析第15-23页
    2.1 农村社会组织的定义及分类第15-18页
        2.1.1 农村社会组织的定义第15-16页
        2.1.2 农村社会组织的分类第16-18页
    2.2 农村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因第18-20页
        2.2.1 市场竞争带来的利益多元化第18-19页
        2.2.2 社会资本的集聚作用第19页
        2.2.3 国家权力向农村社会回归第19-20页
    2.3 农村社会组织的功能第20-23页
        2.3.1 整合、服务以及集聚的积极功能第20-22页
        2.3.2 异化风险的消极功能第22-23页
第3章 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困境第23-28页
    3.1 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第23-24页
        3.1.1 组织数量众多,发展速度快第23-24页
        3.1.2 地区发展不平衡第24页
    3.2 农村社会组织面临困境第24-28页
        3.2.1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24-25页
        3.2.2 独立性缺失第25-26页
        3.2.3 人力、财力资源短缺第26-28页
第4章 农村社会组织面临困境的原因探析第28-33页
    4.1 认同度不高,公信力不足第28-30页
    4.2 政府的资源依赖视角第30-31页
        4.2.1 合法性资源的依赖第30页
        4.2.2 资金资源的依赖第30-31页
    4.3 自身能力的分析第31-33页
        4.3.1 自治能力的不足第31-32页
        4.3.2 搭便车现象第32-33页
第5章 农村社会组织未来发展模式—“政府合作型”模式第33-42页
    5.1 农村社会组织“政府合作型”模式的可行性第33-36页
        5.1.1 政府是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导力量第33-34页
        5.1.2 农村社会组织与政府存在功能上的互补第34-36页
    5.2 农村社会组织“政府合作型”模式的路径探求第36-42页
        5.2.1 立法先行,加强法制建设第36-37页
        5.2.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扶持第37-39页
        5.2.3 释放农村社会组织的自主性空间第39-40页
        5.2.4 紧抓农村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研究
下一篇:微纪实类公益广告栏目《真诚·沟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