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第18-21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我国省际货物运输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2.1 货物运输效率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货物运输 | 第21页 |
2.1.2 运输效率 | 第21-23页 |
2.2 运输效率相关理论分析 | 第23-26页 |
2.2.1 运输供求理论与效率分析 | 第23-24页 |
2.2.2 运输成本理论与效率分析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国省际货物运输效率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 第27-50页 |
3.1 我国货物运输市场发展现状 | 第27-40页 |
3.1.1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市场特征 | 第27-37页 |
3.1.2 货物运输的静动态差异分析 | 第37-40页 |
3.2 我国省际货物运输效率测度 | 第40-47页 |
3.2.1 货物运输效率测度模型选择 | 第40页 |
3.2.2 投入-产出变量说明 | 第40-41页 |
3.2.3 实证分析 | 第41-47页 |
3.3 我国省际货物运输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我国省际货物运输效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第50-60页 |
4.1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 | 第50-53页 |
4.1.1 经济发展速度 | 第50页 |
4.1.2 人力资本 | 第50-51页 |
4.1.3 货运强度 | 第51页 |
4.1.4 市场规模 | 第51页 |
4.1.5 产业结构特征 | 第51-52页 |
4.1.6 基础设施 | 第52-53页 |
4.2 空间权重矩阵 | 第53页 |
4.3 空间杜宾模型 | 第53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4.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53-55页 |
4.4.2 模型的选择依据 | 第55页 |
4.4.3 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55-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5.1 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及网络布局,提高货运技术效率 | 第60-61页 |
5.2 推进运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各省运输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 第61页 |
5.3 推动第二产业和货物运输业的联动发展 | 第61-62页 |
5.4 加快推进货运基础设施建立,研究制定相应的地方运输实施细则 | 第62-63页 |
5.5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现运输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A 论文所用主要原始数据 | 第7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