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言 | 第9-15页 |
0.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特性分析 | 第15-22页 |
1.1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5-17页 |
1.1.1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 | 第15-16页 |
1.1.2 消费者个人信息与隐私之辨析 | 第16页 |
1.1.3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特殊性——与一般个人信息之比较 | 第16-17页 |
1.2 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性质再探讨 | 第17-22页 |
1.2.1 从人格权方面探讨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性质 | 第18-19页 |
1.2.2 从信息财产权方面探讨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性质 | 第19-20页 |
1.2.3 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与信息自决权 | 第20页 |
1.2.4 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是混合性权益束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消费者个人信息受损现状及侵害行为类型化 | 第22-30页 |
2.1 消费者个人信息受到侵害的现状 | 第22-24页 |
2.1.1 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侵害总体态势描述 | 第22-23页 |
2.1.2 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侵害典型事件分析 | 第23-24页 |
2.2 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行为的类型化 | 第24-30页 |
2.2.1 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侵害行为的领域划分及其局限 | 第24-26页 |
2.2.2 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中的不当行为 | 第26-27页 |
2.2.3 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中的不当行为 | 第27-28页 |
2.2.4 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交易等其他不当行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政策选择 | 第30-36页 |
3.1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及其局限 | 第30-32页 |
3.1.1 民法保护面临责任界定难的局限 | 第30-31页 |
3.1.2 民法保护面临补偿不足的局限 | 第31页 |
3.1.3 民法保护难以兼顾社会整体利益 | 第31-32页 |
3.2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经济法路径 | 第32-36页 |
3.2.1 消费者个人信息交流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重要价值 | 第32-34页 |
3.2.2 经济法保护的原则——在自由放任与严格闭锁之间寻求平衡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36-46页 |
4.1 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及其评析 | 第36-39页 |
4.1.1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成就及不足 | 第36-37页 |
4.1.2 我国现行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制度系统及其检讨 | 第37-39页 |
4.2 经营者义务细化与流程监管 | 第39-42页 |
4.2.1 经营者义务精细化 | 第39-41页 |
4.2.2 以科学监管确保制度实施 | 第41-42页 |
4.3 激活社会组织与探索技术规制 | 第42-46页 |
4.3.1 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的功能 | 第43-44页 |
4.3.2 技术保护措施的开发与法治化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