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与器件结构 | 第14-17页 |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1.2.2 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结构 | 第15-17页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参数 | 第17-19页 |
1.3.1 发光效率 | 第17页 |
1.3.2 电流密度、亮度、电压 | 第17-18页 |
1.3.3 发光颜色与色纯度 | 第18页 |
1.3.4 寿命和稳定性 | 第18-19页 |
1.4 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32页 |
1.4.1 概述 | 第19-20页 |
1.4.2 苯并噻二唑类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第20-23页 |
1.4.3 S,S-二氧-二苯并噻吩类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第23-26页 |
1.4.4 喹啉类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第26-27页 |
1.4.5 含咪唑基团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第27-29页 |
1.4.6 噁二唑类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第29-30页 |
1.4.7 三苯基膦类的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 | 第30-32页 |
1.5 本论文的工作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以 5,6-二氟-苯并噻二唑和苯并噻二唑为核的红光小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 第33-57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42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2.2.2 材料的表征仪器和设备 | 第34页 |
2.2.3 材料的合成 | 第34-42页 |
2.2.4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第4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6页 |
2.3.1 合成与表征 | 第42-45页 |
2.3.2 化合物的溶解性能 | 第45-46页 |
2.3.3 化合物的热学性能 | 第46-47页 |
2.3.4 化合物的吸收与光致发光性质 | 第47-49页 |
2.3.5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49-51页 |
2.3.6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 | 第51-5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以 S,S-二氧-二苯并噻吩为核的蓝光小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 第57-79页 |
3.1 引言 | 第57-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67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3.2.2 材料的表征仪器和设备 | 第59页 |
3.2.3 材料的合成 | 第59-66页 |
3.2.4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第66-6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7页 |
3.3.1 合成与表征 | 第67-69页 |
3.3.2 化合物的溶解性质 | 第69页 |
3.3.3 化合物的热学性质 | 第69-71页 |
3.3.4 化合物的吸收与光致发光性质 | 第71-73页 |
3.3.5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73-75页 |
3.3.6 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 | 第75-7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