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33页 |
·过敏性疾病的现状及发病机制 | 第13-15页 |
·哮喘的治疗手段 | 第15-18页 |
·皮质类固醇 | 第15-16页 |
·β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剂 | 第16-17页 |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 | 第17页 |
·白三烯抑制剂 | 第17页 |
·抗IgE单克隆抗体 | 第17-18页 |
·治疗哮喘的新药开发 | 第18-23页 |
·传统药物的改良 | 第19页 |
·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 | 第19-20页 |
·催化因子和受体 | 第20页 |
·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因子 | 第20-21页 |
·IgE和IgE受体 | 第21-23页 |
·瞬时基因表达系统 | 第23-30页 |
·宿主细胞的选择 | 第23-25页 |
·表达载体的选择 | 第25-26页 |
·转染试剂的选择 | 第26-27页 |
·转染过程的优化 | 第27-30页 |
·动物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 | 第30-31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1-33页 |
第2章 鼠源蛋白mAAF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9页 |
·前言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3-34页 |
·培养基及溶液 | 第34页 |
·主要试剂、试剂盒、仪器设备及分析软件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鼠源蛋白mAAFP基因的克隆 | 第34页 |
·大肠杆菌Top 10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 第34-36页 |
·载体pID-EG的构建 | 第36页 |
·结果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mAAFP在CHO-S细胞中的瞬时基因表达 | 第39-54页 |
·前言 | 第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细胞株、质粒和培养基 | 第39页 |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转染试剂的配置 | 第40页 |
·宿主细胞的培养 | 第40页 |
·6孔板内的瞬时转染过程 | 第40页 |
·瞬时转染效率的检测 | 第40页 |
·mAAFP的检测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51页 |
·培养基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1页 |
·转染试剂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1-43页 |
·表达载体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3-44页 |
·转染后PF-CHO培养基的补加时间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4页 |
·DNA/PEI共沉淀的溶液条件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4-46页 |
·DNA与PEI共沉淀的时间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6-47页 |
·DNA/PEI共沉淀的溶液体积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7-48页 |
·DNA浓度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8-49页 |
·DNA与PEI质量配比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49-50页 |
·转染时细胞密度对瞬时转染的影响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大规模质粒抽提 | 第54-62页 |
·前言 | 第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细胞株和质粒 | 第54页 |
·主要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 第54-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发酵基础培养基 | 第55页 |
·5L发酵罐培养 | 第55-56页 |
·质粒大量提取 | 第56页 |
·6孔板内的瞬时转染 | 第56页 |
·质粒质量的检测 | 第56页 |
·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5L发酵罐的菌体培养 | 第56页 |
·质粒抽提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56-57页 |
·6孔板内瞬时转染验证质粒抽提方法 | 第57-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生物反应器大量制备mAAFP | 第62-74页 |
·前言 | 第62页 |
·实验材料 | 第62-63页 |
·细胞及培养基 | 第62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2-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1.3L及5L反应器的瞬时转染过程 | 第63-64页 |
·瞬时转染后的分批培养 | 第64页 |
·瞬时转染后的流加培养 | 第64页 |
·瞬时转染后的流加降温培养 | 第64页 |
·分析方法 | 第64页 |
·实验结果 | 第64-70页 |
·1.3L反应器瞬时转染后的分批培养 | 第64-65页 |
·1.3L生物反应器瞬时转染后的流加培养 | 第65-67页 |
·1.3L反应器中提高转染时细胞密度的流加培养 | 第67-68页 |
·1.3L生物反应器瞬时转染后的降低温度流加培养 | 第68-70页 |
·5L生物反应器中瞬时转染后的降低温度流加培养 | 第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mAAFP的分离纯化 | 第74-82页 |
·前言 | 第74-75页 |
·实验材料 | 第75-76页 |
·纯化介质 | 第75页 |
·主要试剂 | 第75页 |
·仪器设备 | 第75-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纯化介质的选择 | 第76页 |
·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76页 |
·SDS-PAGE蛋白电泳 | 第76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76-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79页 |
·介质的选择 | 第77页 |
·mAAFP洗脱条件的优化 | 第77-78页 |
·mAAFP的纯度验证 | 第78页 |
·Western blot验证mAAFP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7章 mAAFP的动物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 | 第82-89页 |
·前言 | 第82页 |
·实验材料 | 第82-83页 |
·实验动物 | 第82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82-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PCA实验 | 第83-84页 |
·数值分析 | 第84页 |
·实验结果 | 第84-87页 |
·mAAFP对PCA的短期抑制作用 | 第84-85页 |
·mAAFP在体内药效的持久性 | 第85-87页 |
·讨论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第8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89-91页 |
·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创新点 | 第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