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导言 | 第9-16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标、假说、内容 | 第10-12页 |
| 1.2.1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 1.2.2 研究假说 | 第11页 |
| 1.2.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 1.3.1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 1.3.2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15页 |
| 1.4.3 可能的不足 | 第15-16页 |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 2.1 国际贸易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 2.2 国际贸易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17-21页 |
| 2.2.1 国际贸易影响跨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17-18页 |
| 2.2.2 国际贸易影响发达国家(地区)性别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18-19页 |
| 2.2.3 国际贸易影响发展中国家(除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19页 |
| 2.2.4 国际贸易影响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19-21页 |
| 2.3 简要述评 | 第21-22页 |
| 3.国际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2-29页 |
| 3.1 国际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的传导机制 | 第22-24页 |
| 3.2 国际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的模型分析 | 第24-29页 |
| 4.国际贸易与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现状分析 | 第29-34页 |
| 4.1 我国贸易情况的现状分析 | 第29页 |
| 4.2 我国性别工资差距的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 4.3 性别工资分布 | 第31-34页 |
| 5.国际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4-51页 |
| 5.1 变量与数据说明 | 第34-37页 |
| 5.1.1 计量模型与变量描述 | 第34-36页 |
| 5.1.2 数据说明 | 第36-37页 |
| 5.2 国际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7-45页 |
| 5.2.1 国际贸易与全国以及不同技能水平下的性别工资差距 | 第37-40页 |
| 5.2.2 国际贸易与沿海和内陆的性别工资差距 | 第40-42页 |
| 5.2.3 国际贸易与性别工资差距的分位数回归 | 第42页 |
| 5.2.4 国际贸易与性别工资差距在不同技能水平上的分位数回归 | 第42-45页 |
| 5.3 内生性及稳健性 | 第45-49页 |
| 5.3.1 基于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第46页 |
| 5.3.2 基于2013CHFS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 第46-49页 |
| 5.4 差异性和相关性检验 | 第49-51页 |
| 5.4.1 对组间系数差异的检验——SUEST检验 | 第50页 |
| 5.4.2 对组间系数差异的检验——Chow检验 | 第50-51页 |
| 6.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 6.1 结论 | 第51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 附录 | 第63-65页 |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