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福利维度的“收入倍增”:现实约束与实现路径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文献述评第11-14页
        1.2.1 “收入倍增”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第11页
        1.2.2 实现“收入倍增”面临的突出问题第11-12页
        1.2.3 实现“收入倍增”的相关对策第12页
        1.2.4 “收入倍增”的其他讨论第12-13页
        1.2.5 简单评述第13-14页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主要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1.4.1 创新之处第15页
        1.4.2 不足之处第15-16页
2“收入倍增”:从经济量度转向福利维度第16-26页
    2.1 “收入倍增”的提出及其一般规定第16-19页
    2.2 经济维度的“收入倍增”的局限和风险第19-22页
    2.3 福利维度的“收入倍增”第22-26页
3 福利维度“收入倍增”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6-32页
    3.1 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倍增”第26-27页
    3.2 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倍增”第27-28页
    3.3 社会保障与居民“收入倍增”第28-29页
    3.4 政府理念与居民“收入倍增”第29-32页
4 福利维度“收入倍增”实现的现实约束第32-47页
    4.1 经济发展方式未能真正转变,经济的持续增长受到挑战第32-37页
        4.1.1 经济增长方式扭曲,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不足第32-35页
        4.1.2 产业结构不匹配,结构升级压力巨大第35-36页
        4.1.3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生态不敷经济之用第36-37页
    4.2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迟缓,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第37-42页
        4.2.1 居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第37-38页
        4.2.2 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突出第38-41页
        4.2.3 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措施存在偏差第41-42页
    4.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低下第42-44页
        4.3.1 社会保障投入不足,社保基金筹措困难第42-43页
        4.3.2 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城乡、区域差异第43-44页
        4.3.3 社会保障面临新的突出问题第44页
    4.4 政府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存在多角度的二元差异第44-47页
        4.4.1 政府重城镇建设轻农村发展第44-45页
        4.4.2 政府重 GDP 增长轻生态保护第45页
        4.4.3 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第45-47页
5 福利维度“收入倍增”的实现路径第47-56页
    5.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第47-49页
        5.1.1 扩大内需以引导经济增长转型第47-48页
        5.1.2 推进“四化”以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48-49页
        5.1.3 创新驱动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效益第49页
    5.2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第49-51页
        5.2.1 提高居民收入比重,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第49-50页
        5.2.2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第50-51页
        5.2.3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第51页
    5.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社会福利和个人福利第51-53页
        5.3.1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保投入和监管第51-52页
        5.3.2 统筹城乡、区域间的社会保障水平第52页
        5.3.3 解决好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的新的突出问题第52-53页
    5.4 切实转变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53-56页
        5.4.1 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第53-54页
        5.4.2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第54页
        5.4.3 注重发展社会事业,补足社会发展短板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域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拉动的变迁规律研究--以江苏省县域为例
下一篇: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成渝经济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