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目的及重难点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一)弱势群体概念 | 第15-16页 |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含义 | 第16-17页 |
(三)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内涵 | 第17-19页 |
二、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一)经济上的弱势 | 第19-20页 |
(二)心理上的弱势 | 第20-22页 |
(三)就业上的弱势 | 第22-25页 |
三、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弱势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一)社会环境影响 | 第25-28页 |
(二)高校环境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三)家庭环境影响 | 第30-32页 |
(四)自身素质的影响 | 第32-34页 |
四、加强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 第34-41页 |
(一)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成长的社会环境 | 第34-36页 |
(二)充分发挥高校对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教育功能 | 第36-38页 |
(三)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成长的家庭环境 | 第38-39页 |
(四)竭力提高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教育 | 第39-41页 |
五、结语 | 第41-42页 |
引用文献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