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7页 |
2.1 概念辨识 | 第17-21页 |
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23-26页 |
2.4 研究述评 | 第26-27页 |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制分析 | 第27-37页 |
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 第27-32页 |
3.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 第32-34页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PSR框架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特征分析 | 第37-47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7-39页 |
4.2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特征 | 第39-43页 |
4.3 重庆市生态环境特征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模型构建 | 第47-55页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7-49页 |
5.2 数据标准化 | 第49-50页 |
5.3 指标赋权 | 第50页 |
5.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0-51页 |
5.5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评价模型 | 第51-55页 |
第6章 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过程 | 第55-73页 |
6.1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 第55-59页 |
6.2 重庆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 第59-62页 |
6.3 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评价 | 第62-65页 |
6.4 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 第65-7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7章 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 第73-77页 |
7.1 政府牵头,自上而下合理引导 | 第73页 |
7.2 发挥优势,制定差别化政策 | 第73-74页 |
7.3 环保革命,实现绿色生产 | 第74页 |
7.4 创新机制,发挥市场作用 | 第74-75页 |
7.5 公众参与,加大区域联动 | 第75-77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特色与展望 | 第77-81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8.2 研究特色 | 第78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