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优等生的培养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1 前言第9-15页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9-10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1 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2 现状的评述第12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总体设计第12-15页
        1.3.1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3-15页
2. 数学优等生的特质分析第15-23页
    2.1 心理学理论基础第15-17页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5-16页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6-17页
    2.2 优等生的界定第17-18页
    2.3 优等生的特质第18-21页
        2.3.1 优等生的特征概述第18-20页
        2.3.2 优等生的认知特点第20-21页
    2.4 心理健康第21-23页
3. 优等生的培养现状第23-34页
    3.1 国内优等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3-26页
        3.1.1 中国优等生教育的历史背景第23-24页
        3.1.2 高中数学优等生培养的历史第24-26页
    3.2 部分高中学校的现状调查第26-34页
        3.2.1 培养目标第26-27页
        3.2.2 遴选现状第27-28页
        3.2.3 培养内容第28-32页
        3.2.4 培养方式第32-34页
4. 高中数学优等生的培养策略第34-53页
    4.1 培养目标的优化第34-35页
    4.2 遴选机制的调整第35-36页
    4.3 培养内容的细化第36-45页
        4.3.1 培养内容与形式概要第36-37页
        4.3.2 拓展型数学课程第37-44页
        4.3.3 研究型数学课程第44-45页
    4.4 培养方式的完善第45-47页
    4.5 计划评价与实践效果第47-53页
        4.5.1 计划评价第47-48页
        4.5.2 个案研究第48-52页
        4.5.3 实践效果第52-53页
5. 结语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研究启示第53-54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54-55页
        5.3.1 不足第54页
        5.3.2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3页
    附录1第58-59页
    附录2第59-62页
    附录3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衔接研究--以课标本人教版教材为例
下一篇:韩国仁川女子商业高中汉语合作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