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对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特殊保护:概念厘清 | 第8-13页 |
第一节 公司非自愿债权人与自愿债权人 | 第8-9页 |
一、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 | 第8页 |
二、自愿债权人与非自愿债权人 | 第8-9页 |
第二节 对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特殊保护:基本涵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公司法机制视角的选择 | 第10-13页 |
一、破产程序中非自愿债权人优先受偿 | 第10-11页 |
二、责任保险制度 | 第11-12页 |
三、本文视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非自愿债权人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公司债权人保护的必要性 | 第13页 |
第二节 自愿债权人与非自愿债权人的保护差异 | 第13-17页 |
一、非自愿债权人在公司法框架内的保护缺失 | 第13-15页 |
二、非自愿债权人在约定防范机制内的保护缺失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公司侵权的现实考量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公司法框架下非自愿债权人特殊保护的障碍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有限责任的价值论争 | 第20-22页 |
一、有限责任的正当性问题 | 第20-21页 |
二、有限责任的效率性问题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对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特殊保护的障碍:有限责任 | 第22-26页 |
第四章 对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特殊保护—有限责任限制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有限责任限制的内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有限责任限制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 | 第27-30页 |
一、有限责任与法人人格的相对独立 | 第27-28页 |
二、有限责任限制与法人人格否认之关系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来自对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特殊保护的思考 | 第30-37页 |
一、适用条件 | 第30-32页 |
二、按份责任还是连带责任 | 第32-33页 |
三、责任股东的范围 | 第33-35页 |
四、有关的侵权行为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在中国国情下对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特殊保护 | 第37-41页 |
第一节 法律层面的协调考量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现实层面的协调考量 | 第38-41页 |
一、国有企业侵权的责任承担 | 第38-39页 |
二、对非自愿债权人特殊保护的现实展开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