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涉及民间借贷违法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民间借贷引发违法犯罪的犯罪学解读第10-18页
    (一) 犯罪率与犯罪趋势第10-13页
        1、犯罪率逐年上升,增长速度快第10-12页
        2、犯罪主体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第12页
        3、犯罪趋向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第12-13页
    (二) 犯罪特点第13-15页
        1、涉案范围广泛,金额巨大第13页
        2、作案方法多样,犯罪于段不断翻新第13-14页
        3、犯罪手段隐蔽,证据收集难度大第14页
        4、危害后果严重,政府、法院压力巨大第14-15页
    (三) 犯罪成因第15-18页
        1、社会原因第15页
        2、制度原因第15-16页
        3、法律原因第16-17页
        4、犯罪人原因第17页
        5、被害人原因第17-18页
二、民间借贷引发违法犯罪的刑法学分析第18-27页
    (一) 罪与非罪之间的界定第18-24页
        1、非法性认定第19-21页
        2、公开性的认定第21页
        3、利诱性的认定第21-22页
        4、社会性的认定第22页
        5、扰乱金融秩序与数额较大的认定第22-24页
    (二) 此罪与彼罪的界定第24-27页
        1、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分第24-25页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第25-26页
        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界分第26-27页
三、防范民间借贷引发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第27-37页
    (一) 典型案例第27-32页
        1、案情简介第27-28页
        2、争议焦点第28页
        3、案情分析第28-32页
    (二) 非法集资犯罪司法实务操作第32-34页
        1、非法集资犯罪司法实务中的困惑和难题第32-33页
        2、释疑解惑之我见第33-34页
    (三) 应对和防范非法集资类犯罪的对策建议第34-37页
        1、树立大局意识第34-35页
        2、完善知识层次,提高专业水平第35页
        3、多部门联动,增强打击合力第35页
        4、以被害人利益为核心,多措并举第35-36页
        5、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启发引导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司非自愿债权人的特殊保护--以公司有限责任限制为视角
下一篇:对强制性规范影响合同效力问题的思考--以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