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白色念珠菌的背景介绍 | 第13-16页 |
1.2 支架蛋白 | 第16-24页 |
1.2.1 支架蛋白概述 | 第16-17页 |
1.2.2 支架蛋白的分类 | 第17页 |
1.2.3 支架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17页 |
1.2.4 支架蛋白家族——IQGAP family | 第17-24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45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7页 |
2.1.1 菌株与质粒 | 第25页 |
2.1.2 培养基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实验技术与方法 | 第27-45页 |
2.2.1 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页 |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3 目的蛋白表达型菌株的构建 | 第28-32页 |
2.2.4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 第32-35页 |
2.2.5 BCA法定量目标蛋白 | 第35页 |
2.2.6 结晶条件的初筛与优化 | 第35-36页 |
2.2.7 GFP蛋白的荧光标记 | 第36-37页 |
2.2.8 基因敲除技术 | 第37-40页 |
2.2.9 Cdc42p、Rho1p过表达突变体的建立 | 第40-41页 |
2.2.10 显微镜观察 | 第41-42页 |
2.2.11 区段敲除菌菌丝诱导分析 | 第42页 |
2.2.12 蛋白质印迹法 | 第42-44页 |
2.2.13 Cdc42p、Rho1p与Iqg1p在功能上的作用关系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5-70页 |
3.1 目标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结果 | 第45-46页 |
3.2 目标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46-55页 |
3.3 基因敲除及关闭质粒的构建结果 | 第55-57页 |
3.4 Iqg1p各功能区段敲除菌的形态变化 | 第57-59页 |
3.5 Iqg1p各功能区段敲除菌菌丝诱导情况 | 第59-64页 |
3.6 Western-Blot检测与Iqg1p相互作用的靶蛋白 | 第64-67页 |
3.7 Rho1p、Cdc42p蛋白过表达对iqg1-shut off缺陷的影响 | 第67-70页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85页 |
附录一 培养基、常用试剂及缓冲液的配方 | 第76-80页 |
附录二 本论文中用到的引物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