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薄壁件综合误差控制的装夹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计算机辅助夹具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装夹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夹具优化系统构架 | 第18-28页 |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夹具优化系统构架 | 第19-22页 |
·夹具优化系统结构 | 第19-21页 |
·夹具优化系统信息传递机制 | 第21-22页 |
·夹具优化系统模块功能分析 | 第22-26页 |
·信息管理模块 | 第22页 |
·基于案例推理的夹具检索模块 | 第22-23页 |
·逆向装夹规划模块 | 第23-25页 |
·装夹优化模块 | 第25-26页 |
·结构设计模块 | 第26页 |
·夹具优化系统研究重点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夹具定位误差分析 | 第28-39页 |
·定位与坐标转换原理 | 第28-31页 |
·"3-2-1"六点定位原理 | 第28-30页 |
·坐标转换原理 | 第30-31页 |
·夹具定位误差模型 | 第31-35页 |
·定位矩阵 | 第31-33页 |
·定位误差源分析 | 第33-34页 |
·夹具定位误差通用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定位点分布对定位误差影响案例计算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薄壁件定位点优化方法研究 | 第39-54页 |
·定位点优化关键技术 | 第39-42页 |
·误差敏感区域和敏感方向识别 | 第39-40页 |
·边界条件中切削力的计算 | 第40-41页 |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 | 第41-42页 |
·薄壁件定位点优化方法研究 | 第42-46页 |
·主定位方向上定位点位置配置原则 | 第42-43页 |
·定位点移动策略 | 第43-45页 |
·定位点优化流程 | 第45-46页 |
·基于ANSYS的定位点优化方法实现 | 第46-51页 |
·定位点位置参数化 | 第46-47页 |
·随机生成定位点方法 | 第47-48页 |
·定位点移动实现方法 | 第48-50页 |
·误差敏感方向、区域变形结果提取 | 第50-51页 |
·案例分析 | 第51-53页 |
·待加工零件分析及定位方案设计 | 第51-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装夹方案与加工顺序综合优化方法研究 | 第54-67页 |
·装夹方案与加工顺序综合优化模型 | 第54-56页 |
·工件—夹具—刀具系统分析与建模 | 第54-56页 |
·优化模型建立与模型求解 | 第56页 |
·接触分析求解方法 | 第56-61页 |
·接触分类与分析过程 | 第57-58页 |
·接触算法 | 第58-60页 |
·摩擦模型 | 第60-61页 |
·算例综合分析 | 第61-66页 |
·待加工零件分析及装夹方案设计 | 第61-64页 |
·装夹方案对工件变形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加工顺序对工件变形的影响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论文工作小结 | 第67-68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