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五、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二)知识可视化理论 | 第18页 |
(三)个性化学习理论 | 第18页 |
(四)教学设计理论 | 第18-19页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页 |
(一)互联网教育平台 | 第19页 |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 | 第19页 |
七、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9-20页 |
(二)访谈法 | 第20页 |
(三)问卷法 | 第20页 |
(四)案例分析法 | 第20页 |
八、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一章 互联网教育平台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 | 第22-34页 |
一、互联网教育平台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一)学生主体原则 | 第22页 |
(二)个性化学习原则 | 第22-23页 |
(三)分层教学原则 | 第23页 |
(四)辅助性原则 | 第23页 |
二、互联网教育平台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流程 | 第23-28页 |
(一)课前准备阶段 | 第23-25页 |
(二)课堂学习阶段 | 第25-27页 |
(三)课后巩固阶段 | 第27-28页 |
三、互联网教育平台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第28-29页 |
(一)注重个体差异,制订分层阅读目标 | 第28页 |
(二)整合阅读内容,实现由教促学转变 | 第28页 |
(三)兼顾多样学习形式,提高阅读自主性 | 第28页 |
(四)满足需求差异,创设灵活学习环境 | 第28-29页 |
(五)评价多元化,及时诊断评价 | 第29页 |
(六)分层作业设计 | 第29页 |
四、互联网教育平台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技术支持 | 第29-34页 |
(一)用户端介绍 | 第30-31页 |
(二)功能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互联网教育平台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 | 第34-52页 |
一、传统课堂下“我国的世界遗产”教学 | 第34-39页 |
(一)实践过程 | 第34-39页 |
(二)实践反思 | 第39页 |
二、互联网教育平台下的“我国的世界遗产”教学 | 第39-50页 |
(一)实践过程 | 第39-49页 |
(二)实践反思 | 第49-50页 |
三、传统教学与平台教学对比 | 第50-52页 |
(一)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效果 | 第50页 |
(二)课内外阅读资源储存多 | 第50页 |
(三)作业的布置呈现多样 | 第50-51页 |
(四)评价工具多元化 | 第51-52页 |
第三章 互联网教育平台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 | 第52-58页 |
一、语文测试成绩 | 第52-55页 |
(一)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差异 | 第52-53页 |
(二)实验班成绩对比 | 第53-55页 |
二、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兴趣 | 第55-56页 |
三、教师访谈评价效果分析 | 第56-58页 |
(一)促进学生阅读思维发展 | 第56页 |
(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 第56-57页 |
(三)及时进行学习诊断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A | 第62-64页 |
附录B | 第64-66页 |
附录C | 第66-67页 |
附录D | 第67-68页 |
附录E | 第68-70页 |
附录F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