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创作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s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新媒体的发展 | 第10-11页 |
二、当下纪录片创作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7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 | 第18-22页 |
一、新媒体环境的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二、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微纪录片 | 第22-26页 |
一、微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二、微纪录片的特点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一、影视艺术理论 | 第27页 |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对微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制作技术的平民化 | 第29-31页 |
一、摄制设备的大众化 | 第29-30页 |
二、编辑软件的便捷化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生产模式的创新 | 第31-35页 |
一、UGC模式和PGC模式的定义 | 第32-33页 |
二、UGC模式和PGC模式的特点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选题方向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关注受众兴趣 | 第35-38页 |
一、了解受众需求 | 第35-36页 |
二、注重选题平民化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注重多元视角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强调以小见大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人物设计 | 第42-47页 |
第一节 贴近市井生活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注重人物个性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展现动态过程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叙事创作 | 第47-57页 |
第一节 合理的视角运用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意象化的镜头设计 | 第49-51页 |
一、小景别 | 第49页 |
二、浅景深 | 第49-50页 |
三、隐喻镜头 | 第50-51页 |
第三节 碎片化的结构设计 | 第51-53页 |
一、碎片化思维 | 第51-52页 |
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 | 第52-53页 |
第四节 注重声音的处理 | 第53-57页 |
一、同期声的录制 | 第53-54页 |
二、解说词的确立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附录 毕业作品创作回顾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