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何谓“第一人称纪录片” | 第10-12页 |
二、关于罗斯·麦克艾维“第一人称纪录片”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12-13页 |
三、研究问题及思路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第一人称纪录片发展源流 | 第15-21页 |
一、第一人称纪录片美学渊源 | 第15-16页 |
(一) 人类学纪录片美学 | 第15页 |
(二) “电影眼睛”纪录片美学 | 第15-16页 |
(三) 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纪录片美学 | 第16页 |
二、第一人称纪录片的萌芽 | 第16-17页 |
三、罗斯·麦克艾维 | 第17-21页 |
(一) 罗斯·麦克艾维第一人称纪录片创作历程 | 第17-18页 |
(二) 罗斯·麦克艾维第一人称纪录片作品介绍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罗斯·麦克艾维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事 | 第21-32页 |
一、“侵入者”与“催化剂”:摄影机的叙事身份解读 | 第21-22页 |
二、散文式叙事 | 第22-28页 |
(一) 巧合与偶然事件:意识流下的叙事 | 第22-24页 |
(二) 生活的复杂与荒谬:叙事中的幽默与讽刺意味 | 第24-25页 |
(三) 让“尸体”复活:叙事中的隐喻 | 第25-27页 |
(四) 叙事中的“留白”:沉默的巨大张力 | 第27-28页 |
三、自我互动 | 第28-32页 |
(一) “静默”的表演:近乎文学性的独白 | 第28-29页 |
(二) 与灵魂的对谈与拷问:画外同期互动的火花 | 第29-32页 |
第三章 罗斯·麦克艾维第一人称纪录片的美学 | 第32-41页 |
一、回归内心的真实之美 | 第32-34页 |
(一) 表象深处的真实:第一人称纪录片中的表演 | 第32-33页 |
(二) 走在钢索上的人: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平衡 | 第33-34页 |
二、历史洪流中的私人影像:无意识的政治色彩 | 第34-36页 |
三、审美愉悦 | 第36-41页 |
(一) 悲剧之美 | 第36-38页 |
(二) 禅意之美:东方美学视域中的第一人称纪录片解读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罗斯·麦克艾维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内在精神 | 第41-45页 |
一、“自恋”还是“内省”:唯我主义的陷阱 | 第41-42页 |
二、自我救赎:“流浪”中的自我和解 | 第42-43页 |
三、第一人称的力量:悲悯性带来的双向救赎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罗斯·麦克艾维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反思 | 第45-48页 |
一、行万里路方回内心深处 | 第45-46页 |
二、“反思”与“自我救赎”之道:第一人称纪录片带来的启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