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1-14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存在问题 | 第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6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依据 | 第17-24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概况 | 第17-19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及类型 | 第17-18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 | 第18-19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依据 | 第19-24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现实依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可行性及价值分析 | 第24-30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联系紧密 | 第24-25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有效素材 | 第24-25页 |
(二)运用中国古典诗词作为出题素材是近几年高考出题趋势 | 第25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价值分析 | 第25-30页 |
(一)有利于丰富教师知识储备,塑造多样化课堂 | 第25-26页 |
(二)有利于发展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 第26-27页 |
(三)有利于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强化学生理解 | 第27页 |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 第27-28页 |
(五)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 | 第28页 |
(六)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0-47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30-42页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42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7页 |
(一)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 | 第42-43页 |
(二)教师自身素质滞后,综合能力不够 | 第43-44页 |
(三)学校重视程度不足,教学资源缺乏 | 第44-47页 |
第四章 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原则及策略 | 第47-56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原则 | 第47-49页 |
(一)针对性原则 | 第47-48页 |
(二)启发性原则 | 第48-49页 |
(三)简练性原则 | 第49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策略 | 第49-56页 |
(一)增强教师人文素养,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 第49-53页 |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兴趣 | 第53-54页 |
(三)改善教学环境,支持教学创新 | 第54-56页 |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 第56-61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用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 第56-58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用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堂中的反思 | 第58-61页 |
(一)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堂中运用的成功之处 | 第58-60页 |
(二)中国古典诗词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堂中运用的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一 | 第64-66页 |
附录二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