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战后日本病弱教育义务制确立的历史演进研究(1945-1979)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10-24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4页
        1.研究背景第10-13页
        2.研究问题第13-14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4-16页
        1.特殊教育第14页
        2.病弱和身体虚弱第14-15页
        3.病弱教育第15-16页
        4.病弱教育义务制第16页
    (三)文献综述第16-22页
        1.关于1945年以前病弱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2.关于 1945-1979 年病弱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第19-22页
    (四)研究价值第22-23页
        1.理论价值第22页
        2.现实意义第22-23页
    (五)研究方法第23-24页
        1.文献研究法第23页
        2.历史研究法第23页
        3.个案研究法第23页
        4.比较研究法第23-24页
一、病弱教育体系逐步建立(1945-1970)第24-40页
    (一)背景第24-27页
        1.GHQ占领状态下日本教育思想的变革第24页
        2.战后初期特殊教育相关政策的特点第24-25页
        3.病弱教育义务制法律基础的形成第25页
        4.身体虚弱者成为学校教育对象的历史过程第25-26页
        5.病弱者成为学校教育对象的历史过程第26-27页
    (二)学制体系第27-31页
        1.公、私立病弱学校的建立、复兴与发展第27-28页
        2.普通学校中的病弱特殊班级第28-29页
        3.疗养设施中进行的病弱教育第29-30页
        4.访问指导第30-31页
    (三)课程标准第31-32页
        1.病弱教育《学习指导要领》制定前第31页
        2.1963 年病弱教育《学习指导要领》首次制定第31-32页
    (四)判断标准与教育措施的制定与细化第32-34页
        1.关于身体虚弱者判断标准与教育措施的制定第32-33页
        2.关于病弱者判断标准与教育措施的制定第33-34页
        3.针对病弱教育对象判断标准和教育措施的细化第34页
    (五)经费与教师第34-38页
        1.各类养护学校教育义务制“迟到”的原因第34-36页
        2.出台保障特殊教育财政的法律第36-37页
        3.教师资格制度的确定第37-38页
        4.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第38页
    (六)病弱教育的特点第38-40页
        1.学制体系逐渐丰富完善、病弱教育意识不断更新第38-39页
        2.政策指导日渐完备、经费支持逐步充实第39页
        3.教育服务更加专业化、支援体系更加合理化第39-40页
二、病弱教育义务制的确立(1971-1979)第40-50页
    (一)背景第40-41页
        1.“特殊教育综合研究调查协力者评定机关”相关报告的提出第40页
        2.“中央教育审议会”答申对实施病弱教育义务制的建议第40-41页
    (二)病弱教育义务制的确立第41-42页
        1.《文部省设置法》修正案与决定实施病弱教育义务制第41页
        2.“特殊教育扩充计划”对实施病弱教育义务制的促进第41-42页
        3.关于“实施日期”政令的公布第42页
    (三)保障实施的相关准备第42-46页
        1.病弱学校的进一步整备第42页
        2.小学与初中《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第42-44页
        3.判断标准与教育措施的修订第44页
        4.经费投入的进一步增加第44-45页
        5.教师养成、选拔与培训的新变化第45页
        6.国立特殊教育综合研究所的成立与发挥的作用第45-46页
    (四)针对各养护学校实施义务制的批判运动第46-48页
        1.两个未解决的课题第46-47页
        2.三股批判潮流第47-48页
        3.反对运动取得的成果第48页
    (五)病弱教育的特点第48-50页
        1.实施义务制目标确立、各方面准备加速进行第48-49页
        2.政府主导义务制政策、民间积极探讨与反馈第49-50页
三、义务制实施带来的病弱教育新变化第50-59页
    (一)学校与学生第50-52页
        1.关于学制体系第50页
        2.关于病弱养护学校第50-51页
        3.关于在籍学生第51-52页
        4.关于指导方式第52页
    (二)课程标准第52-53页
        1.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第52-53页
        2.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第53页
    (三)教材、教具整备第53-55页
        1.教材标准的修订与教材、教具整备计划的提出第53-54页
        2.关于使用教材、教具的目的和方法第54-55页
    (四)义务制实施前后冈山县病弱教育情况考察第55-59页
        1.1949-1970 年冈山县病弱教育实践第55-56页
        2.1971-1979 年冈山县病弱教育实践第56-59页
四、评价与启示第59-65页
    (一)对日本病弱教育义务制确立历史过程的评价第59-61页
        1.义务制的确立促进了病弱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第59-60页
        2.义务制的确立使病弱教育对象的教育权利得到了保障第60-61页
        3.国家单方面制定的发展路线易缺乏社会基础第61页
    (二)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第61-65页
        1.充实特殊教育体系以适应障碍者的实际需求第61-63页
        2.切实尊重和保障特殊教育对象的教育权利第63-64页
        3.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特殊教育发展政策第64-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附录第71-74页
后记第74-75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农村小规模学校新教师发展研究
下一篇:美国德克萨斯州教师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