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4页 |
1.2 油纸绝缘电荷特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油纸组合绝缘改性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3.2 绝缘油改性研究 | 第17-18页 |
1.3.3 绝缘油改性研究 | 第18-21页 |
1.4 分子结构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1 含氟聚合物和分子结构调控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1.4.2 分子结构调控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5 电介质电荷及陷阱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1.5.1 空间电荷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5.2 陷阱能级分布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8-30页 |
第2章 油浸绝缘纸制备和试验方法 | 第30-48页 |
2.1 实验材料与制备方法 | 第30-34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0-32页 |
2.1.2 纤维素绝缘纸分子结构调控改性方法 | 第32-34页 |
2.1.3 油浸绝缘纸的制备 | 第3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4-47页 |
2.2.1 介电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2.2.2 直流电导特性测试 | 第35-37页 |
2.2.3 基于表面电位衰减的陷阱能级分布测量方法 | 第37-41页 |
2.2.4 基于等温放电电流的陷阱能级分布测量方法 | 第41-43页 |
2.2.5 空间电荷测量方法 | 第43-45页 |
2.2.6 直流绝缘性能测试 | 第45-4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分子结构调控绝缘纸结构及介电特性研究 | 第48-60页 |
3.1 纤维素绝缘纸物理化学表征 | 第48-56页 |
3.1.1 绝缘纸化学结构 | 第48-51页 |
3.1.2 绝缘纸元素成分 | 第51-52页 |
3.1.3 绝缘纸形貌特性 | 第52-56页 |
3.2 纤维素绝缘纸介电特性 | 第56-57页 |
3.3 纤维素绝缘纸电导特性 | 第57-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分子结构调控油浸纸表面电荷特性研究 | 第60-84页 |
4.1 矿物油浸绝缘纸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研究 | 第60-70页 |
4.1.1 分子结构调控对矿物油浸绝缘纸电荷消散特性的影响 | 第60-65页 |
4.1.2 分子结构调控对矿物油浸绝缘纸陷阱能级分布的影响 | 第65-70页 |
4.2 植物油浸绝缘纸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研究 | 第70-81页 |
4.2.1 分子结构调控对植物油浸绝缘纸电荷消散特性的影响 | 第71-76页 |
4.2.2 分子结构调控对植物油浸绝缘纸载流子特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4.2.3 分子结构调控对植物油浸绝缘纸陷阱能级分布的影响 | 第77-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5章 分子结构调控油浸纸空间电荷特性研究 | 第84-102页 |
5.1 油浸绝缘纸等温放电电流特性研究 | 第84-92页 |
5.1.1 反应时间对等温放电电流特性的影响 | 第84-91页 |
5.1.2 极化电压对等温放电电流特性的影响 | 第91-92页 |
5.2 油浸绝缘纸极化电流法极化电荷特性研究 | 第92-100页 |
5.2.1 反应时间对极化电荷特性的影响 | 第93-97页 |
5.2.2 极化电压对极化电荷特性的影响 | 第97-10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6章 分子结构调控油浸纸击穿及沿面特性研究 | 第102-110页 |
6.3 油浸绝缘纸直流击穿特性研究 | 第102-106页 |
6.3.1 反应时间对直流击穿特性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6.3.2 油纸层数对直流击穿特性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6.4 油浸绝缘纸板沿面放电特性研究 | 第106-10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7.1 总结 | 第110-111页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