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概况 | 第12-16页 |
1.3 中点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调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 第16-18页 |
1.3.2 载波调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特定谐波消除调制方法 | 第19-20页 |
1.4 三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策略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方法与输出波形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 第24-42页 |
2.1 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 第24-31页 |
2.1.1 异步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 第26-28页 |
2.1.2 同步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 第28-31页 |
2.2 三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评价指标 | 第31-40页 |
2.2.1 输出电压加权总谐波畸变率 | 第31-33页 |
2.2.2 输出电流波动量有效值 | 第33-35页 |
2.2.3 定子磁链波动量有效值 | 第35-37页 |
2.2.4 各评价指标等效关系、适用场合及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37-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异步不连续空间矢量调制三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 | 第42-78页 |
3.1 箝位模式与开关序列分析 | 第42-45页 |
3.1.1 正、负箝位模式及其对应开关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3.1.2 零箝位模式的提出 | 第44-45页 |
3.2 基于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评价机制 | 第45-49页 |
3.3 不同箝位状态下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计算 | 第49-56页 |
3.3.1 正箝位模式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计算 | 第50-52页 |
3.3.2 负箝位模式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计算 | 第52-54页 |
3.3.3 零箝位模式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计算 | 第54-56页 |
3.4 基于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策略 | 第56-61页 |
3.4.1 箝位模式分布方式设计 | 第56-57页 |
3.4.2 箝位模式分布边界求解 | 第57-59页 |
3.4.3 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策略的实现 | 第59-61页 |
3.5 逆变器开关损耗分析 | 第61-65页 |
3.5.1 不连续空间矢量调制开关损耗计算方法 | 第61-63页 |
3.5.2 DPWM0~DPWM3与输出波形质量优化策略开关损耗比较分析.. | 第63-65页 |
3.6 中点电压波动幅值分析 | 第65-69页 |
3.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6页 |
3.7.1 低调制度实验结果 | 第70-73页 |
3.7.2 高调制度实验结果 | 第73-7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四章 异步混合空间矢量调制三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 | 第78-96页 |
4.1 开关序列设计自由度分析 | 第78-81页 |
4.1.1 开关序列选择自由度 | 第78-79页 |
4.1.2 冗余开关状态作用时间分配自由度 | 第79-81页 |
4.2 基于输出电流波动量有效值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评价机制 | 第81-84页 |
4.2.1 冗余开关状态作用时间分配系数 | 第81-83页 |
4.2.2 输出电流波动量有效值 | 第83-84页 |
4.3 基于输出电流波动量有效值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策略 | 第84-89页 |
4.3.1 开关序列分布方式设计 | 第84-85页 |
4.3.2 开关序列分布边界求解 | 第85-86页 |
4.3.3 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策略的实现 | 第86-89页 |
4.4 中点电压波动幅值分析 | 第89-90页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0-94页 |
4.5.1 低调制度实验结果 | 第90-92页 |
4.5.2 高调制度实验结果 | 第92-9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同步混合空间矢量调制三电平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优化 | 第96-110页 |
5.1 基于调制度分段的同步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 第96-101页 |
5.1.1 调制度分段区间确定 | 第96-99页 |
5.1.2 各分段区间内开关序列设计 | 第99-101页 |
5.2 基于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评价机制 | 第101-103页 |
5.3 基于平均误差电流矢量幅值的逆变器调制输出波形质量优化策略 | 第103-104页 |
5.4 逆变器开关损耗分析 | 第104-106页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6-10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