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概述 | 第8-11页 |
1.1.1 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概述 | 第8-10页 |
1.1.2 单层钢结构厂房的组成及国内外发展近况 | 第10-11页 |
1.1.3 单层钢结构厂房的设计简介 | 第11页 |
1.2 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计算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 第11-12页 |
1.3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14页 |
1.3.1 提出问题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单层厂房柱网尺寸的设计比选 | 第14-29页 |
2.1 工程概述 | 第14-17页 |
2.1.1 工程简介 | 第14页 |
2.1.2 设计参数 | 第14-17页 |
2.2 厂房柱网的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2.3 厂房横向跨度的设计 | 第18页 |
2.4 厂房纵向柱距的方案对比分析 | 第18-28页 |
2.4.1 不同柱距下吊车梁方案对比分析 | 第18-22页 |
2.4.2 不同柱距下屋盖系统方案对比分析 | 第22-23页 |
2.4.3 不同柱距下排架柱方案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2.4.4 不同柱距下桩基础方案对比分析 | 第24-27页 |
2.4.5 不同柱距下厂房各系统方案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单层厂房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29-38页 |
3.1 计算软件 | 第29页 |
3.2 厂房实际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29-37页 |
3.2.1 一榀刚架的动力特性 | 第29-34页 |
3.2.2 厂房空间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34-37页 |
3.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单层厂房的地震作用分析 | 第38-70页 |
4.1 抗震设防的目的和要求 | 第38页 |
4.2 地震作用的特点 | 第38-39页 |
4.3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4.4 厂房实际结构的谱分析 | 第40-47页 |
4.4.1 工程概况 | 第40页 |
4.4.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40-42页 |
4.4.3 数据采集 | 第42-43页 |
4.4.4 多遇地震下的谱分析结果 | 第43-47页 |
4.5 厂房实际结构的时程分析 | 第47-68页 |
4.5.1 地震波的选取及作用时间 | 第47-48页 |
4.5.2 罕遇烈度下的时程分析结果 | 第48-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地震作用与风荷载作用的比对 | 第70-76页 |
5.1 荷载的组合 | 第70-71页 |
5.2 风荷载的计算及众值烈度下的时程分析结果 | 第71-75页 |
5.2.1 风荷载计算 | 第71-73页 |
5.2.2 众值烈度下的时程分析结果 | 第73-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