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世界濒危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2 中国濒危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3 河北省濒危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药用植物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2.1 世界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中国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河北省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33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33页 |
2.2.1 野外调查 | 第18页 |
2.2.2 室内工作 | 第18-33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3-45页 |
3.1 植物受威胁状况的评估结果 | 第33页 |
3.2 优先保护顺序的评价结果 | 第33页 |
3.3 河北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 第33-45页 |
3.3.1 药用保护植物的类别统计 | 第33-34页 |
3.3.2 优势科的分析 | 第34-35页 |
3.3.3 分布区类型分析 | 第35-38页 |
3.3.4 药用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 | 第38-41页 |
3.3.5 生活型的统计与分析 | 第41页 |
3.3.6 药用植物采收季节的统计与分析 | 第41-42页 |
3.3.7 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统计与分析 | 第42-43页 |
3.3.8 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的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各论 | 第45-117页 |
4.1 河北省一级药用保护植物 | 第45-58页 |
4.2 河北省二级药用保护植物 | 第58-81页 |
4.3 河北省三级药用保护植物 | 第81-11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117-122页 |
5.1 河北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基本特征 | 第117-119页 |
5.1.1 药用植物种类丰富 | 第117页 |
5.1.2 分布区类型多样,北温带分布占优势 | 第117-118页 |
5.1.3 在省内的集中分布区 | 第118页 |
5.1.4 药用植物多秋季采收,药用部位多为营养器官 | 第118页 |
5.1.5 药用功效多样化 | 第118-119页 |
5.2 河北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濒危原因分析 | 第119-120页 |
5.2.1 人类活动的影响 | 第119页 |
5.2.2 植物自身的因素 | 第119-120页 |
5.3 河北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 第120-122页 |
5.3.1 深入进行系统调查,广泛开展科学研究 | 第120页 |
5.3.2 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120页 |
5.3.3 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区 | 第120页 |
5.3.4 合理地开发利用,开展人工种植,寻找替代品 | 第120-121页 |
5.3.5 大力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 第121页 |
5.3.6 加强交流与合作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7页 |
附录1 河北省珍稀濒危药用保护植物名录 | 第127-132页 |
附录2 IUCN 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标准对比表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