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论文--电数量的测量及仪表论文--电能测量、电度表论文

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质量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质量数据库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质量评价方法的探索第14-22页
    2.1 质量评价方法的介绍第14-16页
        2.1.1 多目标评价第14页
        2.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第14-15页
        2.1.3 模糊最优隶属度综合评价方法第15-16页
        2.1.4 基于粗集理论的评价方法第16页
    2.2 智能电能表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第16-21页
        2.2.1 层次分析法第16-18页
        2.2.2 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第18-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研究第22-29页
    3.1 产品全生命周期概念第22页
    3.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研究第22-23页
        3.2.1 模型构建原则第22页
        3.2.2 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构建第22-23页
    3.3 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划分第23页
    3.4 智能电能表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建立第23-28页
        3.4.1 各阶段评价指标建立第23-26页
        3.4.2 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建立第26-27页
        3.4.3 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模型分析第27-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模型的应用第29-38页
    4.1 应用实例概述第29-32页
        4.1.1 实例数据第29-30页
        4.1.2 打分细则说明第30-31页
        4.1.3 指标综合得分第31-32页
    4.2 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计算第32-37页
        4.2.1 到货前阶段应用第32-33页
        4.2.2 监造阶段应用第33-34页
        4.2.3 到货后阶段应用第34-36页
        4.2.4 计算结果分析第36页
        4.2.5 指标分析第36-37页
    4.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质量数据库的研究与建设第38-47页
    5.1 质量数据库建设目的第38页
    5.2 质量数据库建设内容第38-46页
        5.2.1 建设目标第38-39页
        5.2.2 建设内容第39-42页
        5.2.3 具体功能项说明第42-46页
    5.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结论第47-48页
    6.2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4-73离心风机叶轮与蜗壳径向适配性研究
下一篇: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