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8页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8-9页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9-13页 |
2.1 传统的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理论 | 第9-10页 |
2.2 电子货币的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2.3 电子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创造机制 | 第12-13页 |
2.4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 第13页 |
第三章 、电子货币及其发展 | 第13-25页 |
3.1 电子货币的定义与界定 | 第13-15页 |
3.2 电子货币的分类 | 第15-18页 |
3.2.1 按支付机制的载体分类 | 第15-16页 |
3.2.2 按被接受程度分类 | 第16-17页 |
3.2.3 按使用方式与条件分类 | 第17页 |
3.2.4 按支付方式分类 | 第17-18页 |
3.3 电子货币的发展 | 第18-25页 |
3.3.1 电子货币在国际上的发展 | 第18-20页 |
3.3.2 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 | 第20-25页 |
第四章 、理论分析 | 第25-35页 |
4.1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理论 | 第25-26页 |
4.2 引入电子货币的商业银行存款创造机制分析 | 第26-35页 |
4.2.1 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主体行为分析 | 第26-28页 |
4.2.2 电子货币流通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 第28-29页 |
4.2.3 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乘数 | 第29-33页 |
4.2.4 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层次划分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实证检验 | 第35-48页 |
5.1 数据、变量与模型 | 第35-40页 |
5.1.1 电子货币数据的选取 | 第35-36页 |
5.1.2 模型的设计与变量的选取 | 第36-40页 |
5.2 检验过程 | 第40-47页 |
5.2.1 货币乘数模型 | 第40-43页 |
5.2.2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能力模型 | 第43-44页 |
5.2.3 货币层次模型 | 第44-47页 |
5.3 对检验结果的分析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