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7-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2.1 国内外关于中美两国创业板制度对比的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2 国内外关于IPO定价的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中美创业板概况及对比 | 第16-29页 |
2.1 中国创业板市场概况 | 第16-21页 |
2.1.1 设立目的与功能 | 第16页 |
2.1.2 市场现状 | 第16-19页 |
2.1.3 上市条件 | 第19-21页 |
2.1.4 上市程序 | 第21页 |
2.2 美国NASDAQ市场概况 | 第21-26页 |
2.2.1 设立目的与功能 | 第21-22页 |
2.2.2 市场现状 | 第22-24页 |
2.2.3 上市条件 | 第24-25页 |
2.2.4 上市程序 | 第25-26页 |
2.3 两国市场概况及IPO制度的对比与分析 | 第26-29页 |
3 IPO市盈率多因素模型和影响因素的理论概述 | 第29-35页 |
3.1 IPO市盈率多因素模型理论 | 第29-30页 |
3.2 创业板IPO估值的特殊性 | 第30-31页 |
3.3 多因素估值法中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31-35页 |
3.3.1 宏观经济因素 | 第31页 |
3.3.2 内部经营状况 | 第31-34页 |
3.3.3 IPO相关外部指标 | 第34-35页 |
4 中美创业板IPO首发市盈率多因素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5-48页 |
4.1 样本选择 | 第35页 |
4.2 变量度量 | 第35-36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4.4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7-38页 |
4.5 实证结果及模型检验 | 第38-44页 |
4.5.1 我国创业板实证结果 | 第38-42页 |
4.5.2 美国NASDAQ实证结果 | 第42-44页 |
4.6 两国创业板实证结果的经济意义探讨及对比分析 | 第44-48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6 局限及未来展望 | 第49-50页 |
7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