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第9页
        1.1.2 我国能源需求分析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10-15页
        1.2.1 火电企业能源管理现状第11-12页
        1.2.2 火电企业能源管理必要性分析第12-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能源管理体系中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第18-26页
    2.1 能源管理体系第18-22页
        2.1.1 能源管理体系核心思想第18-19页
        2.1.2 能源管理体系的特点第19-20页
        2.1.3 能源管理体系对推动企业节能工作的作用第20-21页
        2.1.4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长远影响第21-22页
    2.2 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第22-24页
        2.2.1 能源因素的识别第22-23页
        2.2.2 能源因素的评价第23页
        2.2.3 优先控制能源因素的评价方法第23-24页
    2.3 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遵循的原则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第26-37页
    3.1 火电企业概述第26-27页
        3.1.1 火电厂的分类第26页
        3.1.2 火电企业生产过程概述第26-27页
    3.2 火电企业主要生产系统第27-29页
        3.2.1 汽水系统第27-28页
        3.2.2 燃烧系统第28-29页
        3.2.3 发电系统第29页
    3.3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第29-37页
        3.3.1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的范围第30页
        3.3.2 火电企业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以及遵循的原则第30-31页
        3.3.3 确定火电企业使用的能源类型第31页
        3.3.4 确定火电企业耗能设备第31-32页
        3.3.5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及方法第32页
        3.3.6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指标的确定第32-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页
第4章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第37-47页
    4.1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的目的第37-38页
    4.2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8-42页
        4.2.1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38页
        4.2.2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第38-42页
    4.3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2-46页
        4.3.1 评价方法的比较第42页
        4.3.2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评价模型第42-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火电企业能源因素识别与评价实证分析第47-57页
    5.1 河北省某火电厂能源因素评价第47-53页
        5.1.1 G1 法确定指标权重第48-49页
        5.1.2 改进的灰色关联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第49-52页
        5.1.3 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能源因素评价指标最终权重第52-53页
    5.2 优控能源因素评价指标的确定及节能潜力分析第53-54页
    5.3 火电企业优控能源因素的控制第54-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货币周期指导下的行业轮动投资策略在我国的运用
下一篇:碳减排对县级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