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新型工业化政策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2.1.1 地方政府的含义 | 第18页 |
2.1.2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及特点 | 第18-21页 |
2.1.3 新型工业化政策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 第21-22页 |
2.2 地方政府新型工业化政策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2.2.1 政府干预主义 | 第22页 |
2.2.2 政策议程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制度创新理论 | 第23页 |
2.2.4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3-24页 |
2.2.5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4-25页 |
2.3 地方政府利用政策手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义 | 第25-26页 |
第3章 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3.1 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分析 | 第26-29页 |
3.1.1 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的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3.1.2 张家界市实施新型工业化政策取得的成绩 | 第27-28页 |
3.1.3 张家界市实施新型工业化政策出现的问题 | 第28-29页 |
3.2 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9-32页 |
3.2.1 产业政策仍然不完善 | 第29-30页 |
3.2.2 企业扶持政策作用有限 | 第30-31页 |
3.2.3 金融配套政策亟需出台 | 第31-32页 |
3.2.4 科技创新政策力度有待加大 | 第32页 |
3.3 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3.3.1 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 第32-33页 |
3.3.2 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不明确 | 第33-34页 |
第4章 国内外新型工业化政策经验的启示 | 第34-38页 |
4.1 新型工业化国外政策经验的启示 | 第34-36页 |
4.1.1 日本新型工业化政策 | 第34页 |
4.1.2 美国田纳西地区新型工业化政策 | 第34-35页 |
4.1.3 国外新型工业化政策经验的启示 | 第35-36页 |
4.2 国内先进地区新型工业化政策经验的启示 | 第36-38页 |
4.2.1 黄山市新型工业化政策 | 第36页 |
4.2.2 桂林市新型工业化政策 | 第36-37页 |
4.2.3 国内先进地区新型工业化政策经验的启示 | 第37-38页 |
第5章 完善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的路径思考 | 第38-44页 |
5.1 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的总体思路及其目标 | 第38-39页 |
5.1.1 总体思路 | 第38页 |
5.1.2 总体目标 | 第38-39页 |
5.2 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5.2.1 坚守一条底线 | 第39页 |
5.2.2 发挥两个优势 | 第39页 |
5.2.3 搞好三个统筹 | 第39页 |
5.2.4 坚持四条道路 | 第39-40页 |
5.3 完善张家界市新型工业化政策的具体建议 | 第40-44页 |
5.3.1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 第40-41页 |
5.3.2 完善企业扶持政策 | 第41-42页 |
5.3.3 完善金融服务政策 | 第42页 |
5.3.4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