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2.观察法 | 第12页 |
3.访谈法 | 第12页 |
(四)研究目标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研究目标 | 第12页 |
2.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内涵界定和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内涵界定 | 第14页 |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1.马克思主义哲学 | 第14-15页 |
2.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页 |
3.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4.教学交往理论 | 第16页 |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应用中的过程与方法 | 第16-23页 |
(一)案例选取与开发 | 第16-18页 |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 第16页 |
2.选取、撰写案例,确立分析角度 | 第16-17页 |
3.熟悉案例,确定分析角度 | 第17-18页 |
4.选择恰当的案例呈现方式 | 第18页 |
(二)问题设计与实施 | 第18-20页 |
1.明确意图扣紧中心 | 第18-19页 |
2.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 第19页 |
3.难易适当有机结合 | 第19-20页 |
(三)课堂实施中所采用的技巧 | 第20-22页 |
1.理论知识及时概括的技巧 | 第20页 |
2.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的技巧 | 第20-21页 |
3.组织学生探究讨论的技巧 | 第21-22页 |
(四)教学反思的途径 | 第22-23页 |
1.反思教学设计合理性 | 第22页 |
2.反思总结教学亮点 | 第22页 |
3.反思总结课堂教学 | 第22页 |
4.反思总结评课建议 | 第22-23页 |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 第23-27页 |
1.“一案到底”教学法更好的实现案例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 第23页 |
2.“一案到底”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 | 第23-24页 |
3.“一案到底”教学法有助于更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 第24-25页 |
4.“一案到底”教学法更适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 | 第25-27页 |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中的困惑 | 第27-31页 |
1.教师学科素养局限性的困惑 | 第27-28页 |
2.学生对政治学科态度的困惑 | 第28-29页 |
3.案例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困惑 | 第29页 |
4.对该教学法特点认识不足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5.教育教学中环境因素的局限性 | 第30-31页 |
四、“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应用中的改进和提升 | 第31-36页 |
(一)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 第31页 |
1.集体开发案例,实现案例共享 | 第31页 |
2.集思广益,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 第31页 |
3.积累教学资源,促进学科发展 | 第31页 |
(二)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 | 第31-33页 |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确立现代教育观 | 第32页 |
2. 转变教师教学习惯,提高专业素质 | 第32页 |
3.转变教学身份,实现教书匠到教育者的转变 | 第32-33页 |
(三)加强“一案到底”教学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第33-36页 |
1.从“一案到底”到“一案为主到底”,让案例和课堂教学丰满起来 | 第33页 |
2.增强案例的时代性及时补充最新的科学发展成果,让案例鲜活起来 | 第33-34页 |
3.提高案例思维含量,拓展蕴含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让案例丰厚起来 | 第34页 |
4.案例要向学生的个性延伸,让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 第34页 |
5. 案例及其设问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 第34-35页 |
6.案例要全面而辩证,解决学生思想政治信仰问题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附录一 | 第39-45页 |
附录二 | 第45-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