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梦十夜》的时间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页 |
要旨 | 第7-10页 |
0 绪论 | 第10-18页 |
0.1 先行研究 | 第10-13页 |
0.2 时间问题探讨 | 第13-15页 |
0.3 之于夏目漱石的时间 | 第15-17页 |
0.4 作为研究对象的“时间” | 第17-18页 |
1 时间模型 | 第18-31页 |
1.1 二重螺旋时间模型 | 第18-27页 |
1.1.1 直线时间 | 第18-22页 |
1.1.2 循环时间 | 第22-25页 |
1.1.3 二重螺旋时间模型 | 第25-27页 |
1.2 永恒时间模型 | 第27-31页 |
1.2.1 百合女子 | 第27-29页 |
1.2.2 盲童 | 第29-31页 |
2 时间属性 | 第31-42页 |
2.1 螺旋式时间的属性 | 第31-37页 |
2.1.1 非常规心理时间 | 第31-33页 |
2.1.2 常规客观时间 | 第33-37页 |
2.2 永恒时间的属性 | 第37-42页 |
2.2.1 宗教性 | 第37-40页 |
2.2.2 宗教性的现实意义 | 第40-42页 |
3 存在与时间 | 第42-51页 |
3.1 衔尾蛇式存在 | 第42-45页 |
3.2 佩内洛普式存在 | 第45-48页 |
3.3 永恒存在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