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衡阳方言假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衡阳地理历史概况,衡阳方言简介第9-13页
        1.1.1 地理历史概况第9-10页
        1.1.2 衡阳方言简介第10-11页
        1.1.3 衡阳方言音系第11-13页
    1.2 衡阳方言语音及假声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衡阳方言语音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假声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第16-18页
        1.3.1 田野调查法第17页
        1.3.2 语音实验分析法第17-18页
    1.4 语料来源说明第18-20页
        1.4.1 发音人第18页
        1.4.2 发音材料第18-20页
第2章 衡阳方言假声单音节实验研究第20-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2 录音调查过程第21页
    2.3 实验过程第21-23页
    2.4 假声的声学图例第23-25页
    2.5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第25-27页
    2.6 衡阳方言声调分域四度制讨论第27-31页
第3章 衡阳方言假声两字组连调实验研究(阴平作前字)第31-48页
    3.1 发音人和实验材料第31-32页
    3.2 阴平 + 阴平组合( 1 + 1 组合)第32-35页
    3.3 阴平 + 阳平组合( 1 + 2 组合)第35-38页
    3.4 阴平 + 上声组合( 1 + 3 组合)第38-40页
    3.5 阴平 + 阴去组合( 1 + 4 组合)第40-43页
    3.6 阴平 + 阳去组合( 1 + 5 组合 )第43-45页
    3.7 阴平 + 入声组合( 1 + 6 组合 )第45-48页
第4章 衡阳方言假声两字组连调实验研究(阴平作后字)第48-62页
    4.1 发音人和实验材料第48页
    4.2 阳平 + 阴平组合( 2 + 1 组合)第48-51页
    4.3 上声 + 阴平组合( 3 + 1 组合)第51-54页
    4.4 阴去 + 阴平组合( 4 + 1 组合)第54-56页
    4.5 阳去 + 阴平组合( 5 + 1 组合)第56-59页
    4.6 入声 + 阴平组合( 6 + 1 组合)第59-62页
第5章 衡阳方言假声语流实验研究第62-67页
    5.1 发音人和实验材料第62-64页
        5.1.1 发音人第62页
        5.1.2 实验材料第62-64页
    5.2 衡阳方言语流中假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第64-65页
    5.3 衡阳方言语流中假声的语用学分析第65-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陵东河话疑问代词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字理教学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