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结构框支交错桁架拟动力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1.2.1 钢交错桁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2.3 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2 拟动力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15-50页 |
| 2.1 引言 | 第15页 |
| 2.2 模型设计及制作 | 第15-27页 |
| 2.2.1 原型的设计 | 第15-20页 |
| 2.2.2 原、模型相似关系 | 第20-21页 |
| 2.2.3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21-27页 |
| 2.3 拟动力试验 | 第27-48页 |
| 2.3.1 试验原理 | 第27-28页 |
| 2.3.2 测点布置 | 第28-30页 |
| 2.3.3 加载与结构动力测试装置 | 第30-31页 |
| 2.3.4 地震波选择 | 第31-32页 |
| 2.3.5 数值积分方法选择 | 第32-34页 |
| 2.3.6 拟动力试验初始参数确定 | 第34-37页 |
| 2.3.7 加载制度 | 第37-38页 |
| 2.3.8 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 第38-41页 |
| 2.3.9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3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50-61页 |
| 3.1 引言 | 第50页 |
| 3.2 软件介绍及建模分析 | 第50-53页 |
| 3.2.1 软件简介 | 第50页 |
| 3.2.2 时程分析原理 | 第50-52页 |
| 3.2.3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52-53页 |
| 3.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 3.3.1 结构塑性发展 | 第53-55页 |
| 3.3.2 顶层位移时程曲线对比 | 第55-57页 |
| 3.3.3 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最大层位移比较 | 第57页 |
| 3.3.4 层间位移角 | 第57-6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4 框支交错桁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71页 |
| 4.1 引言 | 第61页 |
| 4.2 基本算例介绍 | 第61-63页 |
| 4.3 结构阻尼比的影响 | 第63-65页 |
| 4.4 结构高宽比的影响 | 第65-66页 |
| 4.5 转换层层高的影响 | 第66-67页 |
| 4.6 转换层上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的影响 | 第67-69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5.1 结论 | 第71-72页 |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