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7页 |
CONTENTS | 第7-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思路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6页 |
2.1 CMM理论 | 第19-20页 |
2.2 ERP—CMM理论 | 第20-21页 |
2.3 国内外ERP实施能力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2.3.1 国外ERP实施能力研究 | 第21-23页 |
2.3.2 国内ERP实施能力研究 | 第23-24页 |
2.4 ERP项目可行性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第3章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应用度模型 | 第26-51页 |
3.1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应用度模型的提出 | 第26-27页 |
3.2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应用度模型的建立思路 | 第27-29页 |
3.3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体系 | 第29-37页 |
3.3.1 影响企业ERP实施能力相关因素 | 第29-33页 |
3.3.2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关键活动域状态描述 | 第33-37页 |
3.4 企业ERP应用层次 | 第37-44页 |
3.4.1 用友ERP123 | 第37-38页 |
3.4.2 企业ERP五级应用层次的提出 | 第38-39页 |
3.4.3 企业ERP五级应用层次介绍 | 第39-44页 |
3.5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应用度模型的建立 | 第44-51页 |
3.5.1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与企业ERP应用层次的映射 | 第45-46页 |
3.5.2 模型的论证分析 | 第46-48页 |
3.5.3 模型中企业实施能力等级的确定 | 第48-51页 |
第4章 基于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应用度模型的ERP项目可行性分析 | 第51-70页 |
4.1 企业ERP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 第51页 |
4.2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应用度模型对企业实施能力分析 | 第51-55页 |
4.2.1 企业ERP实施愿景 | 第51-52页 |
4.2.2 确定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等级 | 第52-53页 |
4.2.3 企业ERP实施战略 | 第53-55页 |
4.3 企业ERP实施模式和ERP选型分析 | 第55-58页 |
4.3.1 我国ERP系统管理软件市场现状 | 第55-56页 |
4.3.2 ERP系统选型应考虑的因素 | 第56-57页 |
4.3.3 ERP系统选型评价方法 | 第57-58页 |
4.4 企业ERP项目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 第58-70页 |
4.4.1 ERP项目的成本分析 | 第59-62页 |
4.4.2 ERP项目的效益分析 | 第62-67页 |
4.4.3 ERP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 | 第67-69页 |
4.4.4 ERP项目的财务评估指标 | 第69-70页 |
第5章 ERP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案例研究 | 第70-87页 |
5.1 V公司ERP项目背景 | 第70-71页 |
5.2 企业ERP实施能力成熟度——应用度模型对V公司分析 | 第71-77页 |
5.2.1 V公司ERP实施愿景 | 第71-74页 |
5.2.2 V公司ERP实施能力成熟度评价 | 第74-75页 |
5.2.3 V公司ERP实施战略 | 第75-77页 |
5.3 ERP选型 | 第77-81页 |
5.3.1 ERP供应商简介 | 第77-78页 |
5.3.2 ERP选型评价 | 第78-81页 |
5.4 项目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 第81-86页 |
5.4.1 基础财务数据 | 第81-85页 |
5.4.2 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 第85-86页 |
5.5 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与建议 | 第86-87页 |
5.5.1 结论 | 第86页 |
5.5.2 建议 | 第86-8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 | 第87-88页 |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3页 |